老師,我要當「中國小姐」

.培養孩子「樂觀心」和「正面思考」的生活態度。
.一顆不畏挫折、充滿希望的心,勝過家財萬貫。

每次只要我問小朋友:「你的志願」或「你的夢想」時,小慈總會說,她想要當「中國小姐」!哇,好特殊的一個夢想哦!不過,事實上,小慈長得也真是滿漂亮的,她不僅是功課好、人緣也很好,穿著打扮也是乾乾淨淨、笑咪咪的,氣質跟別的孩子很不一樣。
我想,小慈從小就與眾不同,想當中國小姐,家庭的環境與薰陶一定很不錯;前一陣子,我計畫做班級通訊錄,小慈就自告奮勇舉手說:「老師,我來做,我家有電腦!」真的,在鄉下的學校,家中有電腦的孩子不多,小慈真是「天之驕女」啊!人漂亮、功課好、才藝又很棒,才四年級,就被選為「全校總指揮」,經常在升旗典禮時,領導全校小朋友唱國歌。
From:戴晨志幽默加油站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麥肯錫式工作術》抓出重點、綜觀全局,提案要讓CEO點頭

麥肯錫紐約分公司董事、亞洲中心大中華區總經理林紹婷
進入麥肯錫的第一個星期,就站上火線加入專案,林紹婷親眼見識到資深顧問帶領團隊與分析專案的方法、觀摩他們如何引導客戶找出問題,她開始深入思索:「這些在書本上完全學不到、MBA也沒有教的工作方式,究竟要如何學起來呢?」
1997年夏天,還在耶魯大學攻讀第二個碩士的林紹婷(Sarena Lin),進入麥肯錫紐約分公司暑期實習。隔年,她正式進入麥肯錫紐約分公司服務。
From: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遊戲菜單】:頭、耳、肩膀、膝、腳趾

面對年紀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我並不知道要和他說什麼,和很多新手媽咪的經驗類似,第一個師法的對象是自己的媽媽。
她在幫一個月大寶寶洗澡的時候,先用紗布輕輕洗他的頭,一邊用台語說著,「緣投ㄚ桑,沒油抹水,金鐺鐺!」到底是從哪裡流傳下來的字句,已不可考。字句中的意思是說,就算是沒錢買髮油的帥哥,用水抹一抹頭髮仍然是帥得不得了,隨便走到哪個男生廁所的門口外,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
From:為成長做準備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必陞科技總經理吳惠瑜 人生要像航空母艦,有續航力

吳惠瑜曾任英特爾(Intel)台灣區第一位女總經理。2004年她閃電離開工作16年的英特爾,轉戰威盛電子王雪紅旗下;2007年歷經腦部、腿部開刀的人生劇變;2008年再次轉換投身研華集團劉克振旗下,現為必陞科技總經理兼任研碩電腦副總經理。歷經職涯和健康的難關,吳惠瑜看待工作和生命也有了嶄新的思維。
文│李筑音 攝影│杜志剛
早幾年要採訪吳惠瑜絕對不是件輕鬆事。一來得透過公關和祕書層層把關、安排時間,二來採訪時間還得控制在50分鐘內,因為她整天排滿了會議,時間一到就得走人。
永遠一襲黑色套裝,嘴角眼底寫著精明幹練,是過去10多年吳惠瑜在職場上的鮮明形象。在以男性為主的外商科技公司,為了出人頭地,為了「讓人瞧得起」,她更是早已習慣「武裝自己」。
From:CHEERS快樂工作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酸甜苦辣的古巴經驗-有機農業發展史

「到過古巴的人,準會愛上它,但你會慶幸,你不用住在古巴。」
生態農耕
古巴的經驗,簡言之是從現代大規模機械密集、使用大量化學農藥肥料的單一經濟作物耕種模式,改成小農合作社、人和動物密集、使用生物有機農藥肥料、種植多元化作物、綜合改善土壤品質的生態農耕。
那時候,因為缺乏外匯購買化肥農藥,沒有汽油開動拖拉機,找不到零件維修機器,人們開始使用有機肥料:用當地的有機廢料做堆肥,或生產蚯蚓肥;用人力用牛用馬代替機器,進行多元化種植;種植天然抗蟲花草代替化學農藥,以防治病蟲害。有些城市農莊甚至蓋起自己的小實驗室,生產生物肥料與生物農藥。現在,古巴全國有大概200個類似的小實驗室,而農業系統亦有比較具規模的實驗室,生產堆肥用的生物菌。這些年下來,農田裡的物種豐富多了。而最重要的,是人和土地的距離和關係,愈來愈親密。
From:大師輕鬆讀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抱定理念走出經營迷霧!

【文/羅伊‧史賓斯(Roy Spence)、海莉‧羅馨(Haley Rushing)】
高績效組織都擁有它們的「獨家配方」,不會光想賺更多的錢,而是力行企業宗旨。宗旨和所謂的「企業使命」是不同的。企業使命大多是沒多大意義的公關手腕,充滿了陳腔濫調、金句和口號,而宗旨是則有實在的內容。如果你所服務的公司設定了明確的宗旨,並且能清楚、熱忱地加以表達,那麼你所做的工作會有意義,因為你正和同事朝相同的方向努力,而管理階層的作為也會顯得合理,因為他們和你有志一同。
From:大師輕鬆讀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福祿壽三合一-挪威的教育

我們受邀到一個挪威家庭吃晚餐。父親是挪威人,母親是台灣人。哥哥桑德十四歲,弟弟安德十二歲。兄弟兩人都生在台灣,長在台灣。弟弟現在讀七年級(挪威國小讀七年),哥哥讀國中二年級。雙親不忍再見到他們痛苦的學生生涯,去年離開台灣,遷居挪威。父親叫Stein,正譯是「史丹」。兄弟兩人搞笑成「屎蛋」。史丹也覺得有趣好玩。
他們開心地秀功課表給Catherine看。挪威國中生每週的在校時間,可以不超過二十六小時,其中有許多是自選的課程。台灣國中生的「在校時間」,一週約四十小時起跳,全部都是校定課程,沒有自己的選擇。兩兄弟都說,回家有功課,但是不像台灣教一節就出一次。挪威老師一週出一次功課,份量比台灣一天的功課還少。
From:驚喜挪威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