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扣除逾 30萬 今年嚴查

申報書已開始寄送 報稅光碟要等下周 報稅最後 6天 國稅局中午加班收件
【記者郭文平/台北報導】
92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將從5月1日到5月30日止,賦稅署昨天表示,賦稅署已經通令各稅捐單位,今年加強捐贈列舉扣除額等案件的查核,如果申報捐贈扣除超過30萬元以上的案件,都將列為查核重點。
國稅局也說,92年綜所稅結算申報作業即將展開,為了加強服務全國納稅義務人,各區國稅局決定在最後6天的中午加班收件;另外,報稅截止日的最後一天,也將延長收件時間到當天晚上7點。國稅局說,今年例假日不加班收件,民眾如果無法於規定時間內辦理臨櫃申報,建議儘量以郵寄或網路方式申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大法官解釋 重複投保人身險 不必告知

不同於財產保險 沒有不當得利問題 理賠制度與國際接軌
財部研擬配套 檢討高保額通報機制
【記者馬淑華/台北報導】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昨(23)日作成釋字第576號解釋,人身無價,人身保險契約不同於財產保險,不受保險法規定,複保險時須告知的義務限制。為此,壽險業者擔心,可能助長詐領保險金的道德風險,但表示將加強業界的通報制度等,以為因應。
大法官楊仁壽表示,這號解釋,最重要的是要國內人身保險理賠制度,與國際接軌,保障國人投保權益,並可藉此統一最高法院內部不同的法律見解。
大法官同時宣告,最高法院76年所作出複保險規定適用於人身保險契約的判例,應不再援用。
楊仁壽舉例,目前國人以刷卡方式出國旅遊,多可享有人身保險。但如果發生事故,國內業者可能會以保險法複保險未事先告知的規定,拒絕理賠。這樣對投保人並不公平。
楊仁壽說,目前國際趨勢,因為人身保險都是採定額制,重複投保人身險,並不須事先告知。因此這號解釋,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國際接軌,保障投保人權益。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新投資型連動債 獲利空間大

保證每年最低收益逾4% 期滿可領回100%澳幣投資本金
【記者 葉慧心、陳欣文】
股票投資績效會受到行情波動影響,但壽險業者最近推出一種不管股票投資結果是賺或賠,客戶都有錢可賺的新投資型連動式債券保險商品。中國人壽率先壽險業推出「絕對有利」專案,讓客戶荷包免於縮水之虞。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一旦升息 銀行保單恐爆解約潮

這兩年熱賣商品 有的出現逾六成解約量 商品利潤幾盡失 精算學者憂心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利率可能反彈,保險精算學者擔心,這兩年熱賣的「銀行保險」保單,也會因為利率走高,出現大量解約的資金失血情況,目前已經有壽險公司的「銀行保險」產品出現超過6成的解約量。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失能保險 喪失工作能力 可獲保障

■楊權浩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可能面臨的事故有許多種,惟有完整的保障,才能防範各種風險的發生。除了基本壽險、醫療險等保障外,針對特殊保險需求的失能險、重大疾病等險種,也是完整保險規劃中不能錯過的保障。
阿德是一家之主,也是家中的唯一經濟來源者,有三個年幼的孩子與妻子要扶養。但日前總統大選之後,義憤填膺的阿德,三不五時就到總統府前聲援,不只經常請假,阿德的太太也擔心萬一他因此發生意外無法工作,家庭就會馬上陷入經濟危機,到時不但生活無著落,家中的貸款也無人繳付。
為了讓妻子安心,於是阿德在好友阿進的建議之下,投保了失能險。但什麼是失能險?可以給阿德的妻小什麼保障呢?
【2004/04/25 星期日 經濟日報/18版/保險頻道‧房屋市場】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購屋貸款 須先檢視四大問題

■莊孟翰
雖然今年的政治氣氛比較不一樣,不過今年是很好的購屋年,今年市場所銷售之房地產,除地段特殊者外,售價都還算合理,並且消費者購屋負擔不大。惟購屋置產動輒數百上千萬元,除必須事先準備一筆為數不小的自備款外,銀行貸款還得負擔二、三十年的利息。因此,如何選擇合適的購屋貸款條件,乃購屋之前必須仔細衡量之一大課題。
雖然今年的政治氣氛比較不一樣,不過今年是很好的購屋年,則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在世界經濟普遍復甦之情況下,國內經濟成長亦漸入佳境,並且失業率與金融逾放比率亦逐漸下降,惟房地產景氣動向仍不夠明確,加以購屋優惠貸款與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等利多因素依舊存在。
因此,今年市場所銷售之房地產,除地段特殊者外,售價都還算合理,並且消費者購屋負擔不大,而這也正是目前一般社會大眾認真考慮購屋置產之主要原因。
惟購屋置產動輒數百上千萬,除必須事先準備一筆為數不小的自備款之外,其餘銀行貸款部分還得負擔二、三十年的利息。
因此,如何選擇合適的購屋貸款條件,乃購屋之前必須仔細衡量之一大課題。以下僅就常見之問題提供參考意見。
【2004/04/25 星期日 經濟日報/18版/保險頻道‧房屋市場】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複保險拒理賠 業者上訴駁回

【記者王文玲/台北報導】
住在南投的盧姓女子向四家保險公司投保意外險及壽險後赴大陸旅遊,因跌倒且未及時就醫致右眼球破裂遭摘除,盧女向新光人壽公司請求理賠遭拒,提起告訴後一路勝訴,最高法院昨天駁回新光人壽的上訴,該公司必須給付盧女三百五十萬元的保險金。
本案的主要爭執點在,盧女同時向多家保險公司投保,在此「複保險」情形下,有沒有通知其他保險公司的義務,及本案是否為意外事故。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保險費 人身險才能扣抵

被保人跟要保人需同一戶才能申報 上限 24000
■本報記者郭文平
國人「風險管理」觀念提高,每一個家庭中的成員或多或少都有購買保險。稅法規定,保險費的支出每年每人最高有2萬4000元的扣除額,每一被保險人都可在該額度內申報扣除,達到節稅目的。
國稅局表示,依照稅法規定包括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受扶養的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子女等的保險費用支出,皆可以在報稅時申報列舉扣除。
合於規定作為申報保險費用列舉扣除的項目,包括了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傷害保險、勞工、軍公教、農民保險、學生平安保險、旅遊平安險、全民健康保險及其眷保等。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租金及房貸扣抵 二選一

租金/每戶12萬 要附契約影本及收據房貸/一戶一屋 儲蓄扣除額須先扣除
■本報記者郭文平
房屋的租金支出與購屋貸款的利息支出,每年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可申報列舉扣除。房屋租金支出每戶最高12萬元,購屋貸款利息支出每戶最高30萬元,但納稅人若同時有租金支出和房貸支出時,只能擇一申報扣除。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舊保單 解約要三思

【記者莊瑞祥/報導】
最近部分壽險公司打出優惠條件,提供保戶把早年投保的舊保單「解掉」;當你碰到壽險業務員「建議」你考慮解約時,如何接招?
保險專家歸納,保險是長期契約關係,非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輕易解約,以下是幾項常見的保單解約情況。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Pages: Prev 1 2 3 4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