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平衡計分卡提供主管一個全面性的架構,把公司的策略目標,轉換成一套連貫的績效指標。這不只是評估績效的方法,也是一套管理制度,能為產品、流程、客戶、市場開發等重要領域,帶來突破性的進步。平衡計分卡有四個不同的面向,經理人可從各個面向中,選擇要評估的指標。除了傳統的財務指標之外,它還增加了客戶、內部流程、創新及改善活動等績效指標。此外,平衡計分卡沒有一套可適用於所有產業的標準格式,就算是在同一個產業裡,也沒有標準的格式。不同的市場情況、產品策略及競爭環境,需要不同的計分卡。不同的事業單位,必須設計適合自己的計分卡,才能符合本身的使命、策略、技術,以及文化。其實,計分卡成功的關鍵在透明度:只要觀察某個事業單位的計分卡上15到20項指標,就可以看出這個單位的競爭策略。
From: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

新巴賽爾協定(Basel II)
2004年公布的全球銀行監理架構,該協定把風險區分為信用風險(credit risk)、操作風險(operational risk),以及市場風險(market risk)。諷刺的是,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和其他風險合併,歸類為剩餘風險(residual risk)。然而,銀行的財務槓桿比率這麼高,流動性風險絕不會只有剩餘影響。2007年8月,銀行同業拆款市場急凍,引發一系列的災難。短期融資(包括商業本票)來源枯竭、證券化市場近乎停擺、以次級房貸為擔保品的各類資產價值暴跌。不出幾個星期,流動性危機就演變為償債能力危機(solvency crisis),第一家破產的公司,就是貝爾斯登。
大移轉(Big Shift)
大移轉的第一波「基礎變化」,包括數位基礎設施的急劇變動,能讓生產力、透明度和連接性大為提高。例如,企業可以運用數位科技來建立生態體系,其中網羅了各式各樣、範圍廣泛的使用者、設計者和供應商,不必太多複雜的運作,就能靠產品和流程的創新,提升績效。第二波變貌,是指知識、人才和資本的流動增加。在不斷變動的社會環境中,成員能夠互相學習和協同工作,如此就會產生知識流動。而知識流動,已迅速成為創造價值的最重要來源之一。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社交媒體,促進知識流動,虛擬社群和網上論壇也是。地理位置相近的公司,共同解決類似的問題,也有促進知識流動的效果。最後一波變化,反映企業是否能創造和分享知識,以善用數位基礎設施的根本改善帶給企業的機會;以及那些變化,目前對市場、企業和個人造成什麼衝擊。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各組織目前的表現,多半都很不理想。但假以時日,等到企業學會如何善用數位基礎設施,並更有效參與知識的流動,績效就會改善。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