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流感有不一樣嗎?

傷風感冒和流感是不同的病毒造成的,打「流感預防針」不能預防一般的「傷風感冒」,如果你看完這篇,什麼都不必記,記住這個觀念就好!
稍微認識幾個英文字的都知道「influence」是「影響」的意思,但是,有個長得很像的字「influenza」是「流感」這個病的英文名稱──這兩個字既然長得這麼神似,是否有親戚關係?
From:我不爽健保局和九流政府

有的!

cold_influenza

Influenza一詞,源自歐洲人對天候的觀察,認為「流感」這種疾病是受到宇宙的行星或寒冷天候的影響所造成(influence of either the star or the cold weather),拉丁文的「influenza del freddo」意思就是(受到冷的影響;influence of the cold)。實際上它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一般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是一種傳染病。它是由正黏液病毒科的RNA病毒導致的。
流感病毒大致分成A、B、C三型,
A型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水鳥,在「魚米之鄉」家禽家畜混和畜養的環境下,鳥和豬身上的流感基因互相「切磋琢磨」,會搞出新型流感出來,造成大流行!
A型流感依其外套膜的H和N兩種蛋白質分成各種血清型,比如歷史上有名的1918西班牙流感是H1N1,2007-08年威脅全球的禽流感是H5N1。
B型只有一個血清型,原則上只感染人類,較少基因變異(幾乎只有局部小流行,不會造成全世界的超級大流行)。
C型流感讓人與豬致病,但症狀較輕。
流感每年在溫帶的秋冬季節大量流行。一般,在一年的南北二個流感季節(北半球和南半球),通常這些流行病會在全世界做成約五十萬人死亡。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轉變(antigenic shift)大約兩三年來一次,造成一些地區小規模流行或大地區、甚至全國大流行。每次的流行,會使一些人產生抗體,有抗體的人如越來越多,慢慢就不流行了。
在十到三十年病毒會出現一個「大變貌」-抗原更換(antigenic drift),變的地方是在H或N,比方說H3N2變成H2Nl,由於所有的人都幾乎沒有抗體,所以就會形成全世界的超級大流行。
二十世紀已有四次超級大流行,分別是
1918-19年的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二千萬人死亡(也有說1億),
1957-58年的亞洲流感造成美國七萬人死亡,
1968-69年香港流感造成美國三萬四千人死亡和
1977年俄羅斯流感。
流感發病突然,高熱乏力,全身痠痛和疼痛,頭痛特別突出,全身毒症狀(Toxic signs)嚴重。呼吸道症狀輕重不同,大多有噴嚏,鼻塞,流涕,咽痛,輕咳,少量白色的黏痰。病輕者可2~3日恢復,重者1~2周,或一個多月。
治療方面,除了「症狀治療」之外,前幾年有個「克流感;Tamiflu」上市,據說在病發之初使用,可以減輕症狀若干百分率,縮短病程1-2天!
問題在每一個病人「原先應該」有多嚴重,「原先應該」病幾天,是個未知數?在大型研究,分成實驗組跟對照組,可以做出很漂亮的圖表統計,但在臨床工作上,花錢吃了「克流感」的病人抱怨「藥沒效」,吃了藥還是很不舒服…等等,我們沒辦法去解釋!再加上「克流感」在日本出了一些問題,據說有人吃了會造成行為異常,還會去跳樓(當時的首相,還說了冷笑話,造成政治風暴)…所以我就把這個藥停了,沒再用了!目前,每年有流感疫苗,身體虛弱的可以考慮每年打一針預防!
1358年義大利人將influence(義大利文:influentia)這個代表「影響」的字,開始用在形容「流感」這個病。
1743年歐洲爆發流感,英國人也開始用「英語化」的詞──influenza,來描述「流感」這個病,直到目前全世界普遍使用這個名詞。──如果要考古的話,當時流感的許多別名,包括:流行性鼻漏(epidemic catarrh),法國人稱之為嗝屁(grippe),另有人稱之流汗病(sweating sickness),或西班牙熱病(Spanish fever,尤其在1918年附近的大流行)。
至於我國呢?沿襲日本的醫學……
西元862年代的日本認為流感是冷風造成,名之為「風邪」,這個詞影響深遠,至今台灣鄉下地方還是用「風邪」這個說法。1889年流感流行,才稱之為「流行性感冒」沿用迄今。這樣一來,就造成很多混淆了。
比起英文的傷風感冒(common cold)和流感(flu;influenza)很容易知道是「不同的疾病」,但是中文的「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卻常常被混淆!
民眾希望打「流感預防針;flu shot」來預防「感冒;common cold」;如果花錢打了「流感預防針」卻又流鼻水、打噴嚏,就來抱怨「白花錢」了!
「怎麼又感冒了?不是才打預防針嗎?」……
「打的是不是真的感冒針?」……
「醫生!我常感冒!想要打一支感冒預防針!」……
臨床上我們真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的感覺!
雖然「流感;influenza」常和「傷風感冒;common cold」症狀類似,常扯不清,但流感(截然不同的致病病毒)的症狀嚴重多了,除了常見的上呼吸道症狀之外,還可能有噁心、嘔吐、或腸炎症狀。
臨床工作上,沒有人「常規」做病毒培養鑑定的啦!通常只在特殊情況,醫學中心有能力培養及鑑定病毒;我們小醫院或開業醫,是不可能的啦(看診一次200元,你以為能作什麼?)
──所以,臨床上以「徵候」來區別,這種方法跟幾百年前的老祖宗一樣,但是也夠用的啦!因為不管是流感或傷風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多要靠自己抵抗力來恢復,多是「症狀治療」而已。
看醫師的目的,只是看看有沒有其他併發症或其他診斷──我常跟住院醫師說:聽到馬蹄聲不一定是馬;有時是斑馬、甚至是長頸鹿!臨床工作就是把斑馬或長頸鹿從馬群中挑出來,如此而已!
感冒,又稱傷風或普通感冒,醫學上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咽炎,是一種輕微的上呼吸道(鼻及喉部)病毒性感染。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小孩子一年感冒5-7次,成人每年2-3次是正常的。
雖然症狀比流感輕微,但估計美國每年因感冒沒去上學的有2千6百萬天,請假沒去上班的約以2千3百萬天計!
症狀有打噴嚏、抽鼻涕、流鼻水、鼻塞、喉部很癢、痛或有痰、咳嗽、頭痛及疲倦。其病毒多為冠狀病毒、鼻病毒等,這些病毒據信平日就普遍存在於上呼吸道,通常在受涼、淋雨或過度疲勞等原因作用下,加上身體抵抗力下降,就引起發病。
所以,中文稱之「受涼」、「著涼」,台語稱之「寒著了」並不是沒道理。
讀者文摘2008年12月份有一篇講「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差異,這是一篇很通俗的文章,裡面提到一個「英國感冒研究中心」作的實驗,志願者把雙腳泡在冰冷的水中浸泡20分鍾,結果有20%的人在其後的五天內患了感冒,對照組(光著雙腳放空盆裡)則只有9%的人罹患感冒…ㄝ…有興趣的自己去看吧(抱歉,該文沒附參考文獻,不能進一步去探究)!
治療「感冒」的處方數以萬計,真的是台灣俗語說的「臭頭多藥」,換句話說,沒有一個藥物或療法是確定有效的!一般仍以「症狀治療」為主,我幫大家查了一下UpToDate……
鼻腔內噴灑 ipratropium bromide 或 cromolyn sodium有助於鼻炎症狀(證據等級Grade 2B)。
口服或局部使用麻黃素(pseudoephedrine)對鼻塞有幫助(證據等級Grade 2B)。
至於咳嗽,用dextromethorphan 或 guaifenesin(證據等級Grade 2B)。
不建議使用可待因(codeine)治咳(證據等級Grade 2B)。
也不建議抗組織胺、局部鼻內類固醇、鋅製劑或維他命C治療感冒(證據等級Grade 2B)。
(雖然UpToDate這樣寫,不建議給抗組織胺,好像他的理由是──利害相權,顧及這種藥會造成嗜睡、疲累等副作用,乾脆不要給;但坊間的成藥方子或醫師處方,幾乎都含抗組織胺。我也必用抗組織胺,但多會問病人先前用藥的經驗,如果吃感冒藥就睡到癱的,我就只給很少量。)
沒證據顯示繼發性細菌感染之下,尤其不建議使用抗生素(證據等級Grade 1A)。
如無併發症,傷風一般在三至五天便會痊癒,但少數人可能有繼發性細菌感染。

流感預防針是把病毒種在活的雞胚上,讓它複製繁殖;禽流感專殺鳥類,所以種下去的雞胚活不了,用這個方法作不出禽流感疫苗!
流感預防針是把病毒種在活的雞胚上,讓它複製繁殖;禽流感專殺鳥類,所以種下去的雞胚活不了,用這個方法作不出禽流感疫苗!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