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提供:新竹馬偕醫院
所謂的危險因子是指會增加某種疾病的因素,也就是致病因子。但胃癌的形成至今仍不十分明瞭,大致而言,他是許多因子逐漸轉變而來。
1、食物因子:
a.過度攝取蛋白質與脂肪。
b.煙燻或醃瀆之魚和肉類。
c.高硝化物的飲食。(硝酸鹽Nitrate,亞硝酸鹽Nitrite)
d.低維他命A及C,低β-胡蘿蔔素的食物。
e.吸菸會使胃癌的危險性增加1.5~3倍。
2、環境因子、生活水準:
a.食用井水、地下水之區域,胃癌之機率較高,這可能與地下水含硝酸鹽、亞硝酸鹽及幽門桿菌之濃度較高有關。
b.橡膠及礦之從業人員。
3、遺傳:家族內有一人患胃癌,則其它人得癌的機會比一般人多2-4倍,但可能與同樣的生活環境、飲食有關吧!另外A型的人較其它血型的人 得胃癌的機會多1/5。
4、性別:已知男性發生胃癌的機會是女性的兩倍。但到底是性別本身的關係,還是由於男性抽菸喝酒較多所致?仍在等待更多的研究。
5、老化:胃癌在50歲之後急速增加,年紀的變化扮演相當角色,研究指出許與萎縮性胃炎在老年人發生率較高有關。
6、惡性貧血:惡性貧血是指因為胃無法生產一種物質,使得維他命B12吸收發生問題,缺乏導致的結果。這些人有1至12%會發生胃癌,且胃癌患者中,6~12%同時俱有惡性貧血。
7、慢性萎縮性胃炎與小腸型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萎縮性胃炎其胃酸分泌較低,胃黏膜也易形成腸上皮化生,胃癌機會增加。年齡愈大,慢性萎縮性胃炎與黏膜腸上皮化生的比率也愈高。至於腸上皮化生在病理化驗有可分成三種亞型,以分化不完整的第三種惡型產生癌變的機會最高。
8、Barrett s食道炎:與胃賁門部胃癌有相關性。
9、先前的胃部外科手術:一些流行病學研究指出曾經接受胃部切除手術的人,較一般人患胃癌的比率為高約3~10倍。此種殘餘胃發生癌變的時間,由前次手術算起約在15-30年後。這或許是因為胃切除手術後,胃酸較低,血液循環較差,產生亞硝酸鹽細菌增多所致。
10、胃息肉:息肉是小的瘤或黏膜長出香菇狀的贅物,絕大多數的胃息肉都不會有惡性病變;但是若胃腺性息肉大於2公分以上,其中30-40%會有惡性變化。
11、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如同大多數的癌症一樣,胃癌的發生也是透過許多因子、多步驟致癌機轉導致的結果,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只是其中重要的因子。
而胃癌的發生,有種種假說,從流行病學與病理研究目前大家都接受,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縮合併腸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胃表皮 細胞變性→癌變→發展出真正的胃癌,當然這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是有許多因子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幾乎都會導致胃炎的發生,雖然大多數的人終生僅是有胃炎相隨,但一些人就會產生消化性潰瘍,依西方研究推測約有1%的人發展成胃癌,另有些 人則罹患淋巴瘤。這假說與推測主要還是來至於流行病學的研究,在腸化生的患者,其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較高。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經數十年後,超過四分之一會有萎縮性胃炎。也因此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把它歸於第一類致癌因子,認為是明確的致癌因子。
但是在不同地區或國家研究的結 果,則有了不同的結論。例如在歐美胃癌發生率較低的國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血清抗體的感行率和胃癌的累積發生率及死亡率有明顯的相關。
在日本,非洲地區或台灣地區,其相關性就很低。若比較胃癌患者和非胃癌患者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再換算其危險性,可發現在歐美地區從2.8至6.0倍不等,這也是有報導說: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得到胃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3-4倍的理由,但是依據亞 洲地區與台大等醫院的研究結果,台灣、日本和大陸等地,其相關性卻不高,危險比約在0.9-1.8之間,並無統計上的意義,與前述 歐美報告不一。而導致這種結果可能是種族差異,選樣及所用檢驗方法的不同,也可能是在胃癌高危險地區與低危險地區另有不同環 境因子。但絕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即使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胃癌的危險因子,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因素。
胃癌的危險因子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