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者近幾年從日本引進一種可以裝大量水,並長時間於火上煮食的紙鍋,噱頭十足,然而紙為可燃物,為什麼紙鍋遇火不會燃燒,盛水也不易破掉?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文/楊嘉慧
審稿/中國文化大學化工系教授 李璜桂
From:《科學人》2005年8月號
餐飲業者近幾年從日本引進一種可以裝大量水,並長時間於火上煮食的紙鍋,噱頭十足,然而紙為可燃物,為什麼紙鍋遇火不會燃燒,盛水也不易破掉?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文/楊嘉慧
審稿/中國文化大學化工系教授 李璜桂
From:《科學人》2005年8月號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這天,台灣第100座風力發電機在彰濱工業區正式啟用。
經濟部能源局指出,百座風電機每年生產約4.2億度電,可供10.5萬戶家庭使用,並且每年可減少25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風力發電,也堪稱是最乾淨、低碳的電力來源。但是,它完美嗎?
文/黃浩榮 攝影/黃菁慧
From:康健電子報
新興研究--破解細胞的新科學
經過設計的細菌就像電腦一樣,讓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意外的勞動力。
隨著巡迴艦駛進一個敵軍港口,懷疑這裡有水雷的艦長釋出一群微生物到水中。這極大量的微生物能嗅出TNT黃色炸藥。這些微生物原本就會發出亮紅螢光色,而愈接近這個來源時會變得愈亮,在接觸到爆炸物時便會「消化」這些炸藥,使這些炸藥變得無害。
From:科技時代
往德國萊朋(Nabern)的路上,除了沿途設置的自動測速照相機外,似乎沒有其他事物,能令貝雷塔收起滿臉的笑容。車子駛入美景如畫的斯瓦比亞村近郊之際,他低聲說道:「請在這兒減速。」貝雷塔正率領一組人馬,為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氫燃料電池車隊,進行全球測試,這支車隊由60輛最新型的F-Cell系列氫燃料電池汽車組成。測試的目的,在使汽車製造商得以於各類駕駛條件下,評估這款零污染與能源效益兼具的車種。這位頂著一頭鬈髮的工程師,熱切地想讓試乘者體驗F-Cell優異的直線加速性能,這是在引擎蓋下裝了電動馬達的好處之一。不過,得等脫離了測速照相機銳利電眼的監測範圍,才能實車操演。
儘管F-Cell採用高科技推進系統,其性能及操控感卻與豐田的Corolla、福特的Focus或其他傳統小型房車相去不遠。因此,F-Cell感覺起來不太像下世代的原型車,比較像是一般市售車。要說有任何不尋常之處,唯一的線索,就是壓縮機會發出罕有的「赫…赫…」聲。貝雷塔打包票,原廠工程師一定會很快讓這怪聲消失。
From:科學人雜誌電子報
目前科學家正在研發兩種材料,一種是會自我修復的複合材料,另一種是「氣泡合金」(bubbloy,也叫做「液體金屬海綿」)。這些都可能成為創造出車禍後能自動復原車體的關鍵。
From:科技時代
新種機器人划水離開加勒比海岸。
去年一月在拉丁美洲巴貝多的淺灘用標槍射魚的人,在看到那隻三個眼睛、六條腿的怪獸時,一定嚇了一大跳。那個怪物是個價值45萬美元、會游泳的機器人,名叫做「水」(Aqua),當時正在進行它第一次的海中潛水。
From:科技時代
專門秤微生物的微量天平,讓偵測毒物變得更容易。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非常敏感的秤,敏感到能用來偵測一隻病毒顆粒那麼輕的重量。用來製造天花疫苗的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量出來的結果是9飛克(femtogram,一千萬億分之一克,或 10-15克),或約等於一粒米重量的百萬兆分之一。
From:科技時代
(Charles Choi 撰/蔡雅鈴 譯)
全美國每天要處理的廢水約330億加崙,一年所需的經費超過250億美元。如今,一種利用微生物清理污水時會產生電力的裝置,可望抵銷這些花費。
From:科學人雜誌電子報、【Scientific American2004年5月號】
當工程師墨芬魯格立(Mervyn Rudgley)妻子的咖啡杯擠不進這對夫妻露營車裡小小的杯架時,他並沒有去買個新的咖啡杯,而是去「印」出一個新的杯架。不然他也可以輕易地印出一個新的咖啡杯。魯格立在美國加州瓦倫西瓦市(Valencia)的3D系統(3D Systems)公司工作,而這是家專門製造能快速製造出原型物品的3D立體印表機的公司。這些像是早期《星艦迷航記》(Star Trek)上複製器的印表機,能「吐出」幾乎所有工程師能在CAD軟體上做出來東西的原型,因而可以省下設計過程的時間和金錢。摩特羅拉公司以3D印表機製造出模擬的行動電話,美國NASCAR賽車的參賽者則用這個方式快速地生產出模型車組件。現在魯格立的妻子則正在旅途中用她最喜歡咖啡杯啜飲咖啡。
From:科技時代
中國時報2004年6月4日報導,紅外線熱像儀應用上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夜視鏡」,最早在1970年代即由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I)研發成功,是一種透過感應物體熱射線而產生影像,不同於一般影像需要外部光源投射再反射成像的高科技產品,成像原理主要維繫在熱源溫度感應,因此全天候均可使用。
From:尖端科技軍事新聞
最近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