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手術照護須知

手術前準備:
手術為全身麻醉。除非有心肺功能不佳或對麻醉藥物過敏,否則其危險性與傳統開腹術相同。
手術後注意事項:
1、手術後需排氣才可以進食,可先喝水,沒有不適的情況,則可採軟質飲食,並應避免進食易脹氣食物,如蛋、豆類、奶類。
2、由於開刀使用的氣體為二氧化碳,所以手術2~3天會感覺肋骨或肩部有痠痛,如果疼痛感覺無法忍受可通知護理人員視情況依醫囑給予上痛藥。
3、手術後傷口小,每二天換藥一次即可。
4、陰道有時會有血樣分泌物排出約二週,會漸漸減少。
From:衛生署豐原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醫院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班級大小重要嗎?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2年創刊號 第 1 期
【中文章名】班級大小重要嗎?
【外文章名】 Does Class Size Matter ?
【作  者】埃倫柏格 ( Ronald G. Ehrenberg ) 、布魯爾 ( Domonic J. Brewer ) 、蓋莫藍 ( Adam Gamoran ) 、威姆斯 ( J. Douglas Willms )
【譯  者】齊若蘭
美國政府耗資數十億美元,在全國中小學推行小班制,但是,相關研究的結果卻顯示,小班教學並不是教育改革的萬靈丹。究竟值不值得為小班制耗此巨資?看看美國的研究現況,或許值得我們借鏡。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要給孩子時間

我相信有很多媽媽一定會擔心,如果不叫孩子「去唸書!」的話,那孩子會不會什麼事都不做呢?
所謂「讓孩子自己學習」,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呢?
有些媽媽帶孩子到我補習班商量有關補習的事情時,常會有學生的弟弟或妹妹等幼童一起帶來補習班的情形。我們在談話的時候,這些幼童多不會乖乖的坐在那裡,常會在教室裡面東摸西摸,特別是一些比較少見的東西總會動手摸一摸。這時,媽媽常會叫說:「不行,不要亂動,乖乖坐好!」
我看到了常會對媽媽說:「沒有關係,這也是一種學習呀!」。
From:教出孩子好成績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老師和父母一起為孩子建立一個嚴格的規範

案例一、奧荷裡安
「你長大之後要做什麼?」
「我要拯救世界,保護好人……」六歲半的奧荷裡安說。
奧荷裡安是個可愛、活潑的小男孩,他因為行為不佳被送來我這裡。他在學前預備班時讓學校傷透腦筋;他像個小魔鬼一樣幹擾課堂進行;他寫字像鬼畫符;他十分蠻橫無理,只要稍不順心就開始搞破壞,他唯一的優點是他的寫作能力,才五歲,沒有人教就可以自己創作。
「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你希望我幫你達成什麼願望?」
From:孩子有學習問題怎麼辦?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為什麼要遊戲?奠定數學、閱讀和科學的基礎

我兒子小時候總是在打架。一個星期六雨下得很大,我大兒子保羅沒辦法參加他和朋友原先計劃好的出遊,媽媽遊說他去找四歲大的弟弟巴比玩「滑坡與梯子」棋(Chutes and Ladders)遊戲。在幾番甜言蜜語的誘哄、說服七歲的他和四歲小孩玩其實也不錯之後,保羅同意了。這場遊戲是在起居室的地板上進行,媽媽很開心,還為這兩位偉大的棋手準備牛奶和餅乾當點心。只不過她預期中的寧靜祥和時光非常短暫。起居室傳來保羅的吼叫聲:「我不要和他玩了,他騙人。」
保羅是按遊戲規則來玩:骰子擲出幾點,手上的棋子就走幾步路;如果骰子擲出三,就只能走出三步。要學會遵守這樣的規則,小孩子非得達到「推理年齡」不可,那通常是六歲或七歲大,而且剛好是小孩開始掉牙的年齡。這種推理形式可以用經典的三段論法來驗證:
From:圓滿家庭親子教育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風力發電當紅,台灣為何有難色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這天,台灣第100座風力發電機在彰濱工業區正式啟用。
經濟部能源局指出,百座風電機每年生產約4.2億度電,可供10.5萬戶家庭使用,並且每年可減少25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風力發電,也堪稱是最乾淨、低碳的電力來源。但是,它完美嗎?
文/黃浩榮 攝影/黃菁慧
From:康健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無毒清潔劑

文/林慧淳
生活充斥各式清潔劑,洗衣粉、洗碗精、漂白劑、強力除污噴霧……,再再測試我們的呼吸道、皮膚,也考驗環境接受化學污染的容忍度。
早有研究證實,壬基酚等環境荷爾蒙是造成雄魚雌性化的元兇,更可能危害人體,因此環保署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禁止製造含壬基酚、壬基酚聚乙氧基醇兩種物質的家用清潔劑。
愈來愈多人覺醒,轉而尋求訴求「天然」、「環保」的清潔產品,滿心期待認為自己終於為地球盡了一份心意。
From:康健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醫療糾紛,碰到了該怎麼辦?

文/張曉卉
避免醫療糾紛~預防面
減少醫療糾紛,先減少醫療傷害
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楊秀儀表示,要解決醫療糾紛,應該從最上游建構一個病人安全體系,減少醫療疏失,並且給醫療人員一個安心工作的環境,以及做好醫病溝通做起。
首先,要維護病人安全,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醫療疏失,不要讓救命治病的醫院,反倒變成傷害病患的場所。
From:康健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超級病菌亂竄!乾淨醫院在哪裡?

英國研究,三分之一的血壓計套袖口有梭狀芽胞桿菌。
台灣勞委會公佈,44%的台灣醫生穿了超過兩星期白袍還不送洗。消基會調查,進出醫院後的雙手最多可驗出八萬多個細菌。
各種病菌在醫院內無所不在,無孔不入。
引發的院內感染已成為本世紀之毒。
病菌四處旅行,已經在美、英、澳等各國奪走許多生命。
素有「亞洲乾淨之國」稱譽的新加坡,三分之一的醫院拿到JCI國際醫院評鑑。
「門診大廳內沒有川流不息、紛嚷喧譁的民眾,看不到行色匆匆、動作緊張的醫護人員,住院病房也看不到病人吊著點滴瓶四處遊走或醫護人員推著病床在走廊、電梯間橫衝直撞……」
這是《康健》獨家專訪新加坡醫院的現場直擊,醫院內乾淨、明亮,為感控工作打下基礎。
五年前,SARS狠狠教訓了全台灣
五年後,我們準備好了嗎?
台灣有哪些醫院在朝「乾淨」邁進?
文/林芝安 攝影/陳德信
From:康健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Pages: Prev 1 2 ... 61 62 63 64 65 ... 118 119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