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家小孩多吃一些帶苦味的青菜

五分之一的美國小孩,每天甚至連一樣蔬菜都沒吃。你能教導小孩喜歡吃這些帶有苦味、但是有益健康的食物嗎?
大部分的父母會採用社交手段,通常也管用,像是讓小孩參與準備食物的過程,或是父母和兄弟姊妹都展現出喜歡這種食物的樣子。讓小孩直接嘗試,是比較不討好的做法。

只要食用某種食物很多次,就足以減輕負面反應嬰兒在出生頭幾個月的可塑性尤其高。食用味道較苦的非牛奶嬰兒奶粉(像是大豆為主的配方奶)的寶寶,長成兒童後,對青花菜的容忍度會比較高。而且在詢問他們最喜歡的蔬菜時,他們也比較會給青花菜高評價。此外,媽媽在懷孕期間多吃蔬菜也是好主意,因為對口味偏好的發展,始於娘胎。
新口味與某種很受喜歡的舊口味加在一起,也是建立對新口味偏好的有力手段。研究人員發現,兩種口味給予的時間間隔不能超過9秒。你可以對小寶寶試試這個方法:就是把兩種味道混在一起。譬如說,小寶寶在喝過胡蘿蔔汁與牛奶的混合液之後,會發展出對純胡蘿蔔汁的喜愛。
甜味通常也很管用。讓小寶寶吃固體食物的常見方式是:用攪拌器將它們打成濃汁,這樣就很適合把多種口味混搭在一起。
這種學習模式會持續一輩子。同時吃到青花菜與糖果的大學生,後來在青花菜與花椰菜進行一對一評比時,會認為青花菜較好吃;如果先前同時吃到的是花椰菜和糖果,後來的口味評估,花椰菜就占上風。喝咖啡的人也是,剛開始通常會加糖或牛奶,但後來就可以接受黑咖啡了。口味的學習甚至也可以是負向的:將新口味與帶苦味的奎寧(通寧水裡就有奎寧)配在一起,可以減少我們對新口味的喜好。
有一個方法我們並不推薦,那就是提供甜點,做為把正餐吃光的獎賞。渴望吃下含有熱量的食物,是強有力的激勵因素,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和行為學實驗都已經證明過。但是,當小孩在正餐之後吃甜點,怪事發生了:對於較早吃下的食物,他們的偏好會減低。怎麼會這樣呢?
各位還記不記得,我們的腦袋希望我們喜歡高熱量的食物。而腸道會在我們吃下食物之後許多分鐘,才偵測到熱量。所以,當甜點入口時,由於早先吃下的食物的熱量還在處理之中,早先吃下的食物反而鼓勵到對甜點的偏好,而非倒過來(甜點鼓勵正餐食物)。
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先給甜點,再給新口味的食物,最好間隔不超過9秒。如果你甜點給得太早,會產生適得其反的困擾:等到菠菜登場,你的孩子可能已經不餓了。如果你想用這套甜點引誘法,建議在正餐結束後三十分鐘,再上甜點,或是在正餐進行時,讓孩子穿插吃一兩口甜點。......
(以上摘自《兒腦開竅手冊》)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