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戶也能成投資高手

今周刊.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孫蓉萍、葉揚甲
養成好習慣,是克服人性弱點的不二法門,而這不需高深的學問,唯有決心兩字。

32歲的蔡曉吉,從小在母親嚴厲管教下,培養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後來竟成為他投資致富的利器。33歲的小會計陳慧馨,每日寫操盤日誌,將投資書籍當《心經》般抄寫,成為身價逾3千萬元的小富婆。退休的資深股票分析師馬紀強,解讀財經新聞的獨門習慣,則是讓他安穩退休,投資持盈保泰的最大法寶。
《今周刊》與波士特線上市調合作的問卷調查也顯示,投資贏家與一般小散戶最大的差別就是「做功課」的習慣。讓我們一窺投資贏家到底如何養成他們的好習慣。
十七歲買股票 十八歲作期貨 二十七歲「退休」/ 嚴守操作紀律賺到一億元財富
十八歲,賺到人生第一個五百萬元;十九歲,痛賠一千萬元,蔡曉吉二十歲前就已在股海中經歷大起大落,他記取教訓,從此嚴守操作紀律,在二十七歲時就晉升億元身價。現今三十二歲的他,大方分享他在金融市場致富的私密習慣。
三十二歲的蔡曉吉(化名),一如往常地在早上七點起床,將棉被折疊整齊後,逕自去盥洗;盥洗後,將毛巾對稱地掛在架上。目前未婚獨居的他,作息規律、家裡整齊地像軍人宿舍一般。這個從小就養成的生活好習慣,竟是讓他在二十七歲賺到九位數財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嚴謹生活習慣「定型」操作風格/「阿甘」投資法 十年累積億元身價
他理著一頭短髮,模樣像個軍校生。當兵對他來說,或許是一生最輕鬆的日子,因為從小開始,母親對他的管教就宛如部隊般嚴格。小時候,媽媽規定晚上十點必須就寢,有一陣子為了防止他偷爬起來看漫畫,索性在晚上十點將家裡總電源給關了;小學二年級開學後,媽媽帶著他去上學,要求他要熟記上學路線,「媽媽跟我說,我只帶你走二次,以後就要自己去上學了!」蔡曉吉回憶當時情況苦笑說。
蔡曉吉的外公是職業軍人,官拜少將。在職業軍人家庭長大的母親,對他與妹妹的管教就相當嚴格。「洗澡洗太久,媽媽就會在外面按開關,一關一開地警告!」「洗完臉後,毛巾如果掛得不對稱,媽媽就會開罵!」「書桌上的書沒有整齊擺好,甚至會遭到媽媽修理!」他對媽媽的管教方式,至今仍記憶猶新。
長大後,蔡曉吉在爸媽住處附近買了一間房子獨居。然而,從小養成的嚴謹生活習慣已經「定型了」,甚至還深深地影響他在金融市場的操作風格。
「你一定不相信,我是那種遇到紅燈,即使當下沒有車輛經過,也沒有警察,我也不會闖紅燈的那種人!」「事實上,在投資上,你只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並養成好習慣貫徹適合自己的方法與紀律,你一定會致富!」他語氣堅定地說。
一九九六年,蔡曉吉十七歲時,靠著從小打工的儲蓄買進三張聯強國際(成本為每股六十幾元),不到一年的時間,聯強漲到二八○元時全數賣出,存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元。十八歲就讀專科時,靠著操作農產品期貨,財富迅速累積到五百萬元,二十七歲時身價已逾一億元。這種驚人的財富累積成就,不免會讓人想到是否有特別精明獨到的投資方法?蔡曉吉卻搖搖頭微笑說:「我的投資方法很簡單,簡單地像個笨蛋一樣,但是我與大多數投資人最大的不同是,我紀律嚴明,而且用強烈的決心貫徹它們,只有這樣而已!」
依標的屬性管理/三大投資金律 處理三種投資部位
蔡曉吉目前沒有上班,是位專業投資人,投資部位廣及台股、台期指、美股、美期指以及農產品期貨。他說,他為自己的投資部位,依據投資標的屬性不同,制定了三條投資紀律進行管理,奉行不悖。
第一條投資紀律:只問股利殖利率,不管股價漲跌。這條投資紀律被運用在「定存概念股」身上。蔡曉吉說,如果投資的目的,主要是想從這檔股票獲取穩定的現金股利報酬,就不應該在乎它的股價;反而,如果派發的現金股利不變,但股價卻下跌時,應該要更高興才對,因為可以買進更多股票提高現金股利殖利率,這就好像存在銀行的定存,利率被提高了一般。
蔡曉吉把「定存概念股」的每年殖利率目標設在三%起跳,首重穩定派發現金股利的能力,其次才是殖利率高低。這方面,美國藍籌股派發現金股利的穩定性最高,年殖利率高於三%以上就可接受,正如他投資的杜邦化學、寶鹼公司以及麥當勞等股票。至於台灣的「定存概念股」殖利率目標,則設定在四%以上,目前部位計有中鋼與中華電信。如果「定存概念股」股價「不幸」漲太高,導致殖利率下降低於目標,就得考慮賣出,進行調節或轉換投資標的,等待股價走低回到殖利率目標再買回。目前,「定存概念股」占投資資金部位約在五成。
第二條投資紀律:以二十周均線為準繩,均線以上就續抱,跌破就賣。這條投資紀律運用在期貨與個股的波段操作上,約占總投資部位三成水位。
從小學時期因為叔叔的教導,開始學看線圖,蔡曉吉自承,看股票線圖與形態操作,是他生活最大的樂趣來源。雖然如今投資已有心得,進行波段操作也變成一種樂趣,但進出之間仍嚴守紀律,每當鎖定一檔標的,投入資金後,他就以「二十周均線操作法」作為買進賣出依據。理由是,以這些年在金融市場累積的經驗發現,二十周均線往往是多空趨勢的重要轉折點。投資的標的若維持在二十周均線以上,應有續抱的決心;若價格跌破二十周均線,也要有賣出,甚至是停損的勇氣。
蔡曉吉進一步解釋,用這種方式操作,投資初期會一直在進行停損,交易成本不低。但只要主力開始進行拉抬,引起散戶一擁而上,波段漲幅將極為可觀。因此,這種操作法重點在於要賺足一個波段,利用大幅度的獲利來抵銷頻繁停損的交易成本。換言之,就是要抱持著要賺大錢、不怕賠小錢的決心。
二○一○年,在台股中,蔡曉吉運用「二十周均線操作法」獲利代表作為長榮海運與彰銀,帳面獲利分別高達四八%與八○%,而早在○九年,就已運用這套方式在元太獲利高達二七○%。(操作方法詳見線圖)
第三條投資紀律:用六倍以上保證金操作一口期貨。操作期貨是蔡曉吉累積財富的重要里程碑,就讀中國技術學院時(現已改制為中國科技大學)他與同學合資操作農產品期貨,獲利達五百萬元,自此即無法忘情於期貨。迄今,期貨部位約占他可投資金額一至二成水位。
跑腿打工 自己打造金湯匙/打拚不求人 迅速累積投資本錢
蔡曉吉操作期貨與大多數投資人最大的不同是,仍採取波段操作的長打策略,操作方式嚴守二十周均線為原則。○八年美國次貸風暴橫掃全球,同年六月他判斷加權指數頭部形態出現,即使台股當時已經從九七○○多點跌至七四○○多點,跌逾二千點,他仍進行放空,一直留倉到四五○○點,即反彈回升至二十周均線以上才平倉。這一役,讓他賺進近三千點的價差,獲利達六百萬元。
不過,就讀大學時(插班考進),操作日經期指與新加坡海峽時報期指大虧一千萬元的經驗,迄今仍讓他心有餘悸。他清楚地記得,一九九八年那一次亞洲金融風暴爆發,亞洲股市紛紛重挫時,他正坐在課堂上課。上課中,他手機震動,接到期貨公司打來的電話,馬上衝出課堂砍單停損。老師責備他不懂尊師重道,那天他虧損將逾一千萬元心情極差,回了老師一句:「我在處理一樁你十年薪水都還賺不到的單子!」也因為這樣,他中途輟學,大學生涯畫下句點。
「那次的教訓,讓我學到預設停損與資金控管的重要,現在我每一筆期貨單丟出去,停損點一定會同時設好。」「更重要的是,每做一口期貨所需保證金,一定至少以六倍金額存在帳戶中,市場走勢不如預期時才比較不會恐慌,以求在心理戰占上風!」
十七歲時就投資聯強國際股票三張,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元,不明就裡的人會以為蔡曉吉一定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富家子,才有本金能在年輕時就從事金融操作。事實上,他的家境小康,父母親均是平凡的上班族。重點是,媽媽管教非常嚴厲,從讀小學時就只給公車錢與早、午餐的飯錢,不再多給額外的零用錢。
「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會賺錢了,靠著身材嬌小的優勢,每到下課時間福利社大爆滿,我會使勁鑽到櫃台前幫同學買東西,賺跑腿費。小四開始,我的『服務項目』擴展到校外的雞排,瘦小的身材剛好可鑽出圍牆間隙,用二十元買進雞排,再以二十五元轉賣,進行『套利』,生意好時一天可賣出上百塊雞排。」蔡曉吉回憶說。從小四到國中畢業前,他每天都很忙碌地記載同學要買的飲料、零食、雞排數量,跑腿賺錢,以至於荒廢了學業,父母親也因此認為他不是讀書的料,就不再多說什麼。
就讀五專時,蔡曉吉不再跑腿賺錢,開啟了打工生涯。他得意地說,甫到麥當勞打工時,他熟背菜單、積極地熟悉整個前後台管理流程,才半年多的時間,他的時薪從五十幾元調高到近九十元(當時打工最高時薪級數),創下那家店最快調薪紀錄。當時蔡曉吉從工地臨時工、臨時演員到酒吧服務生等工作都幹過,為的就是要累積買股票的資本。
蔡曉吉認為,投資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花腦筋學習挑選標的以及進出場時間的方法;第二階段,用決心貫徹之前所學到的方法,並用嚴謹的紀律進行操作。問題是,絕大部分的投資人在投資學習上,窮盡所有的心力在第一階段上,卻不肯花一丁點的心思看待第二階段學習,殊不知,第二階段遠比第一階段重要,導致投資賺少賠多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35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