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介愛將重整揚智內幕

喻銘鐸要讓揚智「聯發科化」!
文/陳碧珠
去年中,聯發科宣佈入主揚智,之後扮演重整關鍵角色的,就是聯發科的財務長喻銘鐸,他不但讓揚智的成本大幅度地降低,股價更是漲了一倍,不僅如此,喻銘鐸還要讓揚智整個「聯發科化」,到底他是怎麼做的,對企業重整又有什麼啟示呢?
「回想去年剛進駐揚智時,每天要到銀行跑三點半,如今總算調整過來,當初設定的各項財務指標也都一一達成。」第一次參與企業重整案的聯發科財務長喻銘鐸,談到去年被派至揚智進行重整的任務時,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喻銘鐸 小檔案
出生:1962年
現職:聯發科財務長
學歷:美國華頓商學院MBA、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系
經歷:台積電財務部(負責購併案)、
美商雷曼兄弟公司、
國民黨財委會主委徐立德特助
婚姻:已婚,育有2子1女

From:今週刊
去年六月,聯發科宣佈入主揚智,以每股一八.九元、約五億元的現金,取得宏碁手中近一九%的股權,後來更進一步加碼至三成以上持股,全面掌控揚智經營權。
當時,與聯發科一起爭奪揚智的是華碩電腦,但是,聯發科在IC設計業的傑出成就,最後仍贏得宏碁董事長施振榮的心,決定將揚智託付給蔡明介。
這項購併案之所以引起矚目,不僅因為被購併的公司屬於宏碁集團,最重要的是,買方是IC設計業龍頭,也是台股前股王聯發科。
聯發科發動這場購併戰爭,開啟了國內IC設計業大者恆大、強者併弱者的演化趨勢,也改寫過去以聯電為首「晶圓廠養IC設計公司」的富爸爸歷史,聯發科成為「大IC設計公司培植小IC設計公司」的新富爸爸。
對於蔡明介來說,這麼重要的歷史任務,當然要審慎進行,一年多來,揚智果然不負所望,不僅已轉虧為盈,股價甚至還大漲一倍。協助蔡明介完成這項不可能任務的人,就是蔡明介手上的財務大將、五十一年次的喻銘鐸。
裁員及縮減辦公大樓
一年省下六億元

剛接手揚智時,蔡明介給喻銘鐸的任務很清楚——以控制成本及改善財務體質為第一要務。當時擔任揚智監察人的喻銘鐸,實際檢視揚智每位員工的花費,發現揚智的開銷太大,於是開始進行裁員及辦公大樓面積縮減,至今年第一季為止,揚智員工人數已從去年同期的四八八人,大幅減少為二二一人,其中包括有五十餘位轉任至聯發科,辦公大樓也從原來使用面積的六層變成兩層,其餘全部租出去。
由於員工及開銷都減少,反映在財報上也非常明顯,自今年一月起,管理銷售費用就從一.一億元大幅減少到六千多萬元,降幅高達四五%。光從降低成本來看,一年就可以省下近六億元,也就是說,等於幫揚智一股多賺了近三元左右。
其次,聯發科產品策略向來聚焦,不過度轉投資,喻銘鐸也以這個原則嚴格檢視揚智,因此,清理不必要的業外投資成為改革揚智的第二步。
由於先前揚智曾陸續將無線區域網路(WLAN)、PC(個人電腦)晶片組產品線,獨立分割為智通電子及宇力電子,去年三月PC相關光儲存晶片事業獨立創設「智洋電子」,而這些轉投資都隨著聯發科的進駐開始重整,包括智洋由聯發科合併吸收,智通因為產品與揚智未來走向不符,公司已經裁撤,宇力的部分也因不屬揚智多媒體事業的發展範圍,聯發科近一年也積極協助釋股,目前,揚智持有宇力股份,已從最初六成降到三七.三
%。
第三,基於穩健原則,喻銘鐸反應當時的市場實際情況,於去年第四季大力將過時無法售出的產品,提列了六.一六億元的備抵存貨跌價損失,此一做法雖讓揚智去年每股大虧七.六四元,但揚智第一季又將一.二七億元的存貨跌價損失回衝,結果本業雖未獲利,稅後卻能順利轉虧為盈,每股稅後純益達○.四四元。
儘管這項做法引來市場上不少議論,但聯發科財務長喻銘鐸強調,「去年第四季光碟播放機(DVD-Player)晶片因存貨過多,市況很不理想,我們與實際業務人員討論的結果,選擇在當時以保守方式進行提列存貨損失,這是聯發科的風格,與財務操作無關。」
吸收聯發科的財務模式
讓揚智整個聯發科化

喻銘鐸回想當初看到揚智的報表時,很驚訝揚智的高負債比率,原因是揚智九十一年發行一筆九億元有擔保可轉債,加上後續又有幾筆短債借款,因此,當時揚智負債比率為五七.八%,較聯發科同期的二四%、凌陽二五%都要高出一倍以上。
經過喻銘鐸的整頓後,到了今年第一季底,負債金額已從三三.五億元降低到一八.七億元,降幅達四四%,不過,由於資產也因大舉打掉存貨而降低,因此負債比率僅小幅減少至五三.九%。
另外,由於揚智前財務長錢培倫離職,喻銘鐸去年十一月找來在外商銀行認識許久的朋友王美文,邀請她從金融圈轉到產業界,擔任揚智新財務長,喻銘鐸說:「May(王美文)在美國銀行擔任資深副總裁多年,擁有豐富的國際金融經驗,她上任後,無形中也等於分擔我在揚智的財務工作。」而且,王美文沒有在企業待過,反而可更容易直接吸收聯發科的財務模式,讓揚智整個「聯發科化」。
成功止住失血
內部士氣逐漸恢復

透過這些改變,揚智總算暫時止住失血,不過,這些短期做法仍只是讓揚智先能自給自足,蔡明介認為,聯發科與揚智畢竟是兩家獨立的公司,要各自對股東交代,因此,揚智必須先獨立,以適合自己產品的方向發展出自己一條路,但在獨立的過程,聯發科可以給予研發資源協助,至於中長期而言,才會考慮該如何、或者會不會與揚智進行資源整合的問題。
喻銘鐸謙虛地表示,改革揚智並沒有甚麼祕訣,因為,他遇到的是一位正直的老闆,不會在轉投資事業亂動手腳,也因為聯發科本身就是運作相當成功的公司,因此整頓揚智的祕訣無他,「就是複製聯發科模式而已。」
隨著揚智財務改善,喻銘鐸從最初每天跑三點半,到如今已可以正常運作,第一階段目標已經達成。不過,喻銘鐸強調,目標達成不代表揚智就已經最好了,只不過經過財務調整後,內部士氣比以往恢復不少,有穩健的財務作後盾,研發與業務等前線人員才有全力衝刺的憑藉。
過去,聯發科並非沒有IC設計相關轉投資,例如以發展影像感測元件(CIS)為主的原相科技,以及透過翔發轉投資的曜鵬科技,主要以研發照相式手機後段DSP(數位訊號處理器)晶片為主,但是,揚智卻是聯發科第一家購併而來的企業,如果能夠改造成功,對於聯發科擴大
IC設計版圖將具有重大意義,這也是為什麼喻銘鐸要身負重任,而且只許揚智成功、不能失敗的主因。
龔照勝、徐立德都是他的貴人
民國51年次的喻銘鐸,擁有一個比同輩幸運很多的人生。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前後遇到四位大老闆,而且每一位都成為他能夠更上一層樓的貴人。
從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畢業的喻銘鐸,畢業後就在時任國民黨財委會主委的徐立德身邊做事,在那裡不僅參與了國家的權力核心,見識了國民黨龐大的黨產,接觸的也都是國內外的知名企業家。
之後他到美國取得華頓商學院MBA(企管碩士)學位,逐步轉入金融圈,並進入知名的外資券商雷曼兄弟服務,當時在雷曼兄弟的頂頭上司不是別人,正是現任金管會主委龔照勝。「藍綠」通吃的兩大老闆,讓喻銘鐸往後的人脈發展更寬廣。
之後,幸運之神又來敲他的門。當時擔任台積電財務長、同時也是華頓校友的張孝威,力邀他到台積電財務部負責購併業務,喻銘鐸也因此參與了台積電與德碁、世大積體電路等重要購併案件,以及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上市案,見證了國內第一大企業台積電在國內外各種擴充與財務運作。
四年前,喻銘鐸被獵人頭公司相中,受到蔡明介賞識,前往聯發科擔任財務長,如今他不僅是聯發科的財務長兼發言人,也身兼揚智轉投資宇力電子的董事長,以及聯發科多家轉投資公司的董事。
年紀不過43歲的喻銘鐸,從政治、金融轉入科技業,所遇到各領域的大老闆,都是同輩難得的經歷,最後他選擇了聯發科。
喻銘鐸自認為在聯發科學習到的東西更多更廣,過去,他可能只負責某個專案,但到聯發科後,除了掌理財務會計,也要負責投資人關係(IR),去年跨入揚智的調整計畫,替揚智改善財務結構,包括辦理私募、銀行聯貸,這些事情,都是別家公司不可能經歷的狀況。
顯然地,幸運之神一直在眷顧著他。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