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創業的急迫感

三天後,北京清華科技園區現場。李開復在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陪同下,一同對外宣布,正式成立「創新工場」。
未來五年,創新工場計畫投入8億人民幣(約新台幣38.5億元),鎖定電子商務、行動上網、雲端運算三大領域,培育新一代的高科技企業。
From:遠見雜誌電子報

「現在是中國大陸崛起的時代,機會蘊藏在每一個創新的企業裡,」李開復在記者會後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感性地說,「我想抓緊這個時機,貢獻一己之力,協助這些年青人,每年至少成立五間新的公司,甚至誕生幾個影響世界的中國品牌。」
創新工場結合財與才
人因夢想而偉大。李開復從踏入職場以來,雖然待的都是蘋果、微軟、Google等國際級企業,但內心卻一直期許自己能夠發揮影響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的人生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再不去做,真的很怕來不及了,」李開復再次感性地說,「我喜歡幫助學生、年輕人,勝過我賺多少錢,如今創新工場等於一圓我的夢想,我深深感受到心中那股躍躍欲試的活力了。」
對李開復而言,他的名字含意深遠,乃是「開始復興中華民族」。這是他的父親李天民給他的期許,如今他正一步步朝向這個目標前進。
這股衝勁感動不少人,使得創新工場的投資者來頭不小。除了郭台銘、劉宇環之外,柳傳志的聯想控股有限公司、俞敏洪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以及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都是創始股東。
以行動表現百分百支持的郭台銘就說,他從1991年結識李開復至今已有18年了,非常佩服李開復掌握科技趨勢的精準度,相當高興成為創新工場的創始投資人。
近20年來,時常奔走美國、大陸、台灣,找尋最佳投資機會的創投教父劉宇環也說,創新工場是一個結合「財」與「才」的全新商業模式,將會影響未來華人創投界的營運模式,交由曾在國際級企業工作過的李開復負責,再適合也不過了。
李開復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點創業?對於創新工場有何想法?以下即為此次專訪摘要:
負面消息不實,最短時間闢謠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這次離開Google,真正原因是找到人生的志向,想要幫助更多的年青人,但不可諱言,業界仍有一些傳聞,包括Google在大陸的巿占率沒有超越百度,使得你的權力被架空等,實際詳情為何?
李開復答(以下簡稱答):這一切都是謠言。Google經過四年努力,在大陸的巿占率已從2006年的16.1%,成長至31%左右,成績不錯,而且也有很多創新做法,讓人印象深刻。
其中,在Google地圖、Google手機地圖、Google手機搜尋、Google翻譯等項目,在各自領域的巿占率都是第一。
資深網路評論人士洪波在他的部落格裡寫著,如果說李開復這四年給Google中國留下了什麼,最關鍵的就是,Google中國已經成為一家不會被輕易打敗的公司。
另外,我敢說的是,Google是跨國公司裡最放權的。如果不放權,如何能夠做出昂貴的、全球Google唯獨在大陸才有的Google音樂?
況且,當我在美國提出辭呈時,Google早已準備好和我續約,並提供更大的空間及事業版圖讓我發揮,絕對沒有打壓這種事情。再強調一次,Google是一家很放權的公司,目標全是我們自己定的,老闆從來沒有修改過。
問:你在Google任職期間,類似這類負面新聞,或不利Google的言論,為數並不少,你如何看待?
答:如果講的是真的,就要去改。我剛到Google時,每天都在蒐集各式批評意見,一項一項檢驗。每則批評都是一種學習,而非懲罰。
但如果講的並非事實,則要主動澄清。從散播我個人逃漏稅、Google刊登假藥假醫廣告、到這次離職的謠言等,一定要在最短時間站出來澄清闢謠,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如果不站出來趕快講出你的聲音,別人的聲音就會把你淹沒。
病痛感觸多,激發創業助人
問:你想要創業的念頭,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答:其實,很早以前就有創業的念頭了,直到今年6月才想的比較清楚。當時,我因病住院,躺在病床上幾天,因而有較多的時間把心靜下來。
我在醫院,看到許多生老病死,心中有著無限感觸,想到今年48歲的我,以後的職業生涯最多不過20年,難道只能繼續在國際級企業,當個專業經理人嗎?我覺得應該做點不一樣的事,讓自己更有影響力。人生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再不去做,真的很怕來不及了。
我這一生受我家人影響很大。我從我父親身上學到的是,如何好好做一個人?如何做一個讓別人尊敬的人?如何讓自己更有影響力?就如同我的新書書名《世界因你不同》。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總會問自己,走這麼一條路,是否讓我可能留下更多?是否讓這個世界因我而變更好?金錢已非我的主要考量,而是從事這件事的意義。
另一方面,我也自私地想,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快樂。我回想,在我工作生涯,最快樂的時光總在從無到有的建置過程裡。無論Google在大陸的布局,或是微軟成立中國研究院,都令我難忘。我喜歡開創性的工作,非常明顯。
出院後,我便和好友談起此事,心中才漸漸有了雛型。我觀察到,大陸整個創投界,一直有個缺口,就是初期投資者太少了,使得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時,通常找不到錢,但並非創投業者沒錢,而是通常為了快點回收,喜歡投資後期公司。
但在美國,情況就有很大不同。當地有非常多,以個人名義成立的天使投資者(Angel Investor),在新創公司剛開始成立時,就會挹注資金,及支援技術,協助運作。
此外,大陸創業者的經驗也較少。常常,憑著一股熱血,看著別人成功,自己也跟進,但卻找不到錢,也得不到任何幫助,最後是失敗收場。
因此,我選擇成為大陸的天使投資者,成立創新工場,來彌補這個缺口。
但不同的是,我希望規模化天使投資者的想法,把它做大,才能培養出來很多的新創公司。
時間不等人,創業速度要快
問:你成立的創新工場,和以往創投模式相比,最大的不同點為何?
答:創新工場不單只是投資公司,而是找一群優秀的人,大家腦力激盪,提出一些好的商業模式,再由若干工作團隊在內部營運,包含技術、管理、業務等面向,把它當作一家新的公司運作。
大約經過一年,從這些團隊中,至少要挑選出五家最具潛力,同時找尋外部資金投資,進而脫離創新工場,獨立成為一家新的公司,朝向上巿或被收購目標邁進。
也因此,創新工場錄取的人要經歷非常嚴格篩選,不是任何人都可進來。我會運用過去工作經驗,確認每個新進同仁都是業界精英,包括管理、行銷、工程師等範疇。
在一開始,全以創業型人才為主,等到公司獨立運作一段時間,逐漸穩定之後,才會引進守成的人。這時,創業的人在新的公司,因為一切步入正軌,可能覺得沒有衝勁,可以再回到創新工場,進行下個創業專案。
問:你在今年6月有了創業想法,隨即8月遞出辭呈,並在9月正式對外宣布,同時馬上成立創新工場,動作為何如此迅速?
答:因為今年是個關鍵的時刻,機會不會等人,動作要快。大陸改革開放至今,不過30年時間,期間經過15到20年,培養出新浪、搜狐、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而這些公司的創辦人,例如馬雲(阿里巴巴)、馬家騰(騰訊),都是靠著個人膽識,單搶匹馬打拚出來今天的事業版圖。
但今天,時代不同了,即將有著三大趨勢引爆龐大商機,分別為電子商務、行動上網、以及雲端運算。因此,我的動作如果不快,就會錯過這波機會。
而且,大陸現有一批適合創業的年青人,工作經驗5至10年,我要趕快把他們拉進來,一同迎接未來這三項重大的發展趨勢。
順應三趨勢,發展新商業模式
問:你為何如此看好電子商務、行動上網、雲端運算三大趨勢?
答:首先,在電子商務方面,因為從美國、台灣、及全球發展的經驗,都有很好的成績,大陸自然也不例外。
目前,大陸每人平均花費的錢,只有美國的1∕16;大陸上網的人口,也只有美國的1∕3,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未來至少有50倍的成長,趕上今天的美國。
我在大陸居住,也可明顯感受到,民眾愈來愈能接受電子商務這種新的模式。在過去四年,使用者覆蓋率已從7%成長至20%。
以前,電子商務必須先付款後取貨,民眾有所疑慮,使得民眾接受度不高;但近年來,新的付款方式推出,例如可先取貨再付款,加上不少知名電子商務網站正派經營,漸漸取得民眾信任,例如京東商城,都使得電子商務愈來愈普遍。
但對創新工場而言,並非開設一個電子商城,而是從中發展新的商業模式,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例如,因為在網路上購買商品,可以同時開闢一個談論女性皮包的社群,吸引網友在此討論,分享經驗,等到人氣聚集後,LV、COACH等精品公司可能就會在此下廣告。
在過去,這類模式很難成功,因為民眾不在網路購物,無法匯集人氣,但現在,因為電子商務普及,可以促成更高價值,使得過去無法營利的網站,產生不同樣貌,商機無限。這是創新工場要做的事。
其次,在行動上網部分。大陸的手機愈來愈多、政府也大量投資3G基礎建設、通訊業者也變多,使得手機上的相關應用愈來愈多,不只高用量用戶使用,包括一般民眾也在使用,商機潛力很大。
其三,就是雲計算趨勢崛起。長期以來,大陸一直沒有成就一家大型的軟體公司,因為盜版嚴重,沒人願意花錢買正版軟體。但雲計算時代來臨,軟體不再一份一份販賣,而是改為在網路上租用取得,改變整個業界生態,創新商業模式,前景大有可為。
遊戲軟體產業是最明顯的例子。之前,單機版的遊戲軟體,民眾必須付費購買才能玩,但卻少有人買,通常都是下載盜版軟體。
然而,改為線上遊戲之後,網友必須上網付費才能玩,沒有盜版問題,而且玩家愈來愈多,更跨越國界,生意反而做大。
因此,除了網路遊戲,還有哪些領域,可以因為上網,容易收費,得到很好的回報,正是創新工場想要涉獵的範圍。
電子商務阻礙最少,最具潛力
問:換言之,創新工場在雲端運算領域,比較偏重軟體即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答:可以這樣說。創新工場一方面找最優秀的人,所以不會去做幫別人代工或外包的工作;另一方面,人數不多,也不可能去做Google、微軟在做的事。因此,如何運用最少人力、最少時間,開發出最大效益的產業,才是創新工場應該要做的事。
問:請問電子商務、行動上網、以及雲端運算等三大領域,哪個未來成長最快?
答:最快的會是電子商務,因為相較另外兩個,阻礙最少。雲端運算的主要阻力在於,大型企業礙於網路安全,有所顧忌,可能還不太敢使用;而行動上網則在於,以大陸當地人均所得計算,通訊費用價格仍是過高。
問:除了大陸,你和台灣業者也會有合作機會嗎?
答:目前還沒有很明確想法。但因為創新工場的創始股東,包括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兩人,加上我,都和台灣有很深淵源,常常都會回去,機會仍是很多。今年11月,我會回台灣,參加《遠見》舉辦的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也會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
問:從有創業想法,到實際執行,過程中是否遭遇挑戰?
答:大體上還算順利。從開始籌備到成立創新工場,在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的協助下,三個星期之內,見了12個投資者,9個願意投資,就募到所需的8億人民幣資金。雖然目前資金還沒完全到位,需要一些時間,但已經取得他們口頭及書面承諾。
在人才方面,從創立隔天,9月8日開始,才正式找人,但已傳來好消息,光是前兩天,就已收到1萬2000多封履歷表。人才不是問題,只要有著充分時間面試,絕對可以找到好的人才。
為了求得最好的人才,我會親自面試每個人。看重特質是,努力、執行力、熱情、創意、及聰明。我們要找的是,每天工作16個小時,但不喊累,仍很有熱情的人。
走過低潮,投入有意義的事
問:回首過去,你在人生旅途上,曾經遭遇最大的壓力為何?如何克服?
答:2005年夏天,在和微軟打官司的那段日子。這是一場非贏不可的官司,壓力可想而知,但問題不是我造成的,我是被冤枉的,就算我做了很多努力,卻又不能保證一定會贏,這是一種很無助的狀態,心力交瘁。
所幸,後來美國西雅圖法院判定,我沒有違反競業禁止與保密合約,才順利前往Google任職。
這段期間,支撐我走過低潮,來自我一直信守的處世哲學: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最後再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
官司一開始的時候,我心情真的很差,每天不想工作,也不想去準備打官司。
但後來,因為這三句話,我知道繼續墮落於事無補,一定要把有限時間全心全意投入在可能可以改變的事情上。
我開始去找更多支持我的證據,也和律師不斷沙盤推演,每天18小時投入,終於扭轉情勢。
因為這次經驗,當我在Google碰到其他問題,心裡相當坦然,而能專心面對問題,進而解決。
而這次創立創新工場,最糟的狀況也不會比之前和微軟打官司的時候糟。
即使獨立出來的公司,最終很多失敗,少有成功,但過程中,仍會培養一批優秀的青年創業家,未來還是有成功的機會。如同我之前所說,從挫折、壓力中學習,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