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塞住了 提高警覺 避免「傷心」

資料來源:環台醫療聯盟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 心臟內科
王光德主任
心血管阻塞時,會出現胸痛、盜汗及壓迫感和窒息感等不適的感覺,一旦發覺異狀,一定要馬上就醫,以免心肌受損。陳先生早上作完運動後,心臟就覺得悶悶的,回家後開始盜汗,臉色蒼白,陳先生以為自己可能感冒了,因此躺在床上休息。不久後,擔任護士的太太回到家中,看到先生沒去上班,詢問後直覺不太對,趕緊送陳先生就醫。
到了醫院,經由心電圖發現有心肌梗塞的情況,因此緊急送入心導管室,接受心導管檢查。所謂心導管檢查是一種利用特殊導管,透過極細的鋼絲從腹股溝動脈或是手臂動脈導引進入心臟及心臟血管口,再打入造影劑來瞭解心臟內收縮舒張、冠狀動脈血管的情況。
From:Ohayo元氣健康報

一旦發現血管阻塞時,醫師會將氣球導管送至血管病灶部位,打入大於大氣壓力數倍的壓力,將阻塞血管內的瘢塊擠壓到血管壁上而使血管流通,即所謂的氣球導管擴張術,在氣球擴張術無法完全解決所有病灶時,此時還可用血管支架於病灶上。血管支架是由特殊材質做成,在未擴張前緊縮於氣球導管上且直徑極小,等到送至病灶部位時,打入壓力使其擴張至血管正常管徑,而使血管流通。
一般冠狀動脈狹窄的病患,大部分都會進行心導管手術,包括氣球擴張術與血管支架的置放,把狹窄的動脈撐開,但是這也有危險性,因此手術中最危險與最害怕的情況是冠狀動脈內壁破裂,造成血栓急速形成,而使整條血管阻塞,進而影響心臟功能。
這種手術後的好處是傷口小,因此感染機會小,但依據所使用的器材不同,血管狹窄再復發的機會仍有二十至四十%。心臟血管支架放置有時不止一支,常要視動脈狹窄的狀況來判斷需放置多少支架。而支架的長度不一,從零點八至三點八公分的尺寸都有,這常需要經過血管攝影後,才能作正確的判斷。
如果病人太晚送醫,可能導致心臟供氧量不足而造成心肌受損,因此疾病的症狀不可輕忽,通常症狀會有胸腔疼痛、盜冷汗、不舒服,包括壓迫感、沉重感、壓力感和窒息感,並可能傳至脖子、肩膀或手臂等部位。這位陳先生相當幸運,由於當護士的太太警覺性高,方能及時就醫。
雖然經由心導管手術可以打通阻塞的血管,但根本的保養還是必需的,需要服用抗栓塞的藥物,對於引起冠狀動脈心臟病(狹心症或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菸、肥胖等都需嚴格管控,並且需要定期返院檢查。生活、飲食改變也非常重要,多運動、戒菸、少油、少鹽的飲食,以達到降低血管阻塞的可能性。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