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數百個城市中,面積只有100平方公里,人口約10萬的小鎮,缺乏秀麗山水等景致,也沒有特殊的人文歷史,更距離所有大都市十分遙遠,卻能吸引每年超過500萬的遊客,是哪裡?
答案是浙江省橫店,被美國好萊塢報導譽為「中國好萊塢」的偏鄉小鎮。
From:遠見雜誌電子報
從杭州走高速公路到橫店要兩個半小時車程,從上海走高速公路到橫店,更要四小時,距離世界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中心義烏,則要40分鐘。
橫店的全球知名度肯定比上海、杭州或義烏小很多。但在兩岸三地華人影視界中、甚至世界影視圈中卻有一句話,「如果你還不知道橫店在那裡,那你肯定不是影視界的人。」甚至,「你如果還沒有到過橫店拍片,那你肯定還不算明星。」
是的,在橫店,已有500多部中外電視、電影借景拍片,包括周杰倫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到金城武主演的《投名狀》,2002年張藝謀名作《英雄》等,都是在橫店取景拍攝的。
就是現在,香港導演王晶,邀請台灣藝人大S及香港知名演員古天樂演出的《大內密探》,也正在橫店拍攝。4、5月間,《遠見》記者在橫店訪問,也親眼見到了港星鄭少秋正在拍古裝劇。
事實上任何時候總是有約20餘組電視及電影劇組、一年則約有100劇組,在橫店一待好幾個月拍戲,儼然成為中國最大片場。觀光客來到這裡參觀,常要隨時準備好簽名道具,碰上心目中的偶像時,可以眼明手快要求簽名。
橫店原本只是大陸眾多小農村之一,為何能成為中國電視電影拍攝重鎮?它如何崛起?
崛起:農村工廠轉型影視城
說到橫店崛起,不得不介紹橫店集團。集團由當地農夫徐文榮在1975年以3000人民幣從事抽絲的工廠起家。當初他抓住大陸日常生活用品短缺的機會,大舉進入針織、內衣、印染、紡織等領域,站穩在紡織服飾業的地位。
到1980年代,橫店集團第一次轉型,跨入工業,以發展電磁材料為主,目前也是中國最大的磁芯材料供應商。1989年,橫店進入第二次轉型,投入醫藥生技,生產原料藥,也十分成功。目前集團就有三家上市公司,六項產品世界第一。
目前橫店集團總員工數達3萬多人,鎮上10萬人口中,可說家家戶戶跟橫店集團有關。
從1996年起,橫店集團再度跨入新事業體:文化創意產業。「第三次轉型最特別,橫店集團與謝晉導演合作,建設《鴉片戰爭》電影的所需場景,正式進入影視產業,」橫店影視城董事長殷旭說,這一步也為日後橫店發展成為中國好萊塢打下好基礎。
有人問徐文榮,為何從工業轉型到文化創意產業,也是橫店人的他回答:為了改變橫店千百年來的貧困面貌,讓富裕後的橫店人能享受與城市一樣的文化生活,更讓在橫店工作的外地人能安心留在橫店,定居下來。
其實做為企業家,徐文榮有他敏感的嗅覺。這次他看上的是大陸富裕後也將蓬勃發達的文化與旅遊事業,因此一腳踩進去。
1996年徐文榮與去年已去世的大陸大導演謝晉談妥免費打造並租借19世紀南粵廣州街市實景供《鴉片戰爭》取景後,第二天橫店就開始動土,進行建地。
決心:投資場景突破交通局限
只是《鴉片戰爭》拍完後,徐文榮向外發出歡迎到橫店拍片的訊息,卻乏人問津。
「實在是到橫店太不方便了,」橫店影視城董事長殷旭說明,橫店沒有機場,沒有鐵路,十幾年前也沒有高速公路,從上海到橫店就要開車十多個小時。
因為這個挫折,讓徐文榮決定繼續投資興建片場,做大、做齊,把規模做起來,讓劇組到這裡來,不必轉場景。就這樣,過去十餘年來,橫店集團幾乎把春秋戰國、漢唐盛世,到明清民國,貫穿中華5000年歷史的各朝景物,全都興建齊全了。
從為《鴉片戰爭》搭建19世紀的香港街、廣州街,到秦始皇的秦王宮、兵馬俑;1930年代的街道,從清明上河圖上的繁華市集、再到江南水鄉風光、與明清宮苑等12個大型影視基地,總投資金額達30億人民幣以上。
如果要在這些景區玩透透,至少要三天,許多訪客走在裡面,也常會興起「會不會太誇張」的震撼感,對於橫店集團的大筆投資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明清宮苑,占地就1500畝,耗資近5億多人民幣興建,在一個山坡上仿北京故宮1:1比例完全模仿,興建起一個堪稱最大規模的山寨故宮。
到了《英雄》與《神鬼傳奇3》(The Mummy,陸譯:木乃伊)拍攝現場的秦王宮,偌大的宮殿與廣場氣勢磅薄,好似真的回到了秦漢時期。
創舉:免費租用吸引周邊商機
可惜的是,直到2001年,儘管橫店集團不斷充實拍片景區,卻仍吸引不了劇組青睞。
殷旭記得,在當年一次會議上,創辦人徐文榮就提出,既然大家都不來,何不免費開放劇組使用?這個想法獲得大家贊同。
「2001年開始宣布借場地完全免費,我們看重的是片商帶來的經濟效益,」殷旭說。
徐文榮認為拍片的劇組通常資金不是很充裕,應給予適當協助,以共創未來影視產業。橫店集團的經營模式則從出租片廠,轉變為服務業與旅遊業,靠劇組人員的住宿餐飲,租用設備等收入,以及旅遊觀光門票、住宿、餐飲收入,來帶動橫店地方經濟。
免費拍片效益很快呈現,因為一天可幫劇組省下3000到8000人民幣不等的場景費用。果然,從2002年的十個劇組,增加到現在一年近百個劇組進駐橫店拍片。
到橫店追星的觀光客,也從2001年的不到100萬人,快速增加到500多萬人。
服務:提供專業臨演與配套
到了今天,橫店集團幾乎提供了片組一條龍的貼心服務。
「來橫店拍片,不用帶任何設備道具,只要帶演員來即可,」這不是神話。
在橫店,道具、服裝、器材、甚至臨時演員,一應俱全,完全不用操心。「這種一條龍的服務,正是橫店的特色,」殷旭說。
不僅如此,如果要找臨時演員,橫店的演藝公會也提供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3500名演員,隨時化妝上場演出,完全不用擔心人員不足。「早期橫店集團還停工派員工支援,」他說,現在則是以專業演員為主,演得還比導演要求的好很多,「很多導演都誇讚全中國最好的臨時演員就在橫店,」不少臨時演員還會指導外來的新導演,哪裡取景比較好。
拍片時期的食衣住行等瑣事也不用操心,橫店影視城旗下擁有一星到四星級的旅館,共5000個床位可供選擇,全鎮的床位更達上萬個,絕對能滿足需要。
此外,拍完片後的剪接、特效,動畫等後製工作,都可在橫店找到器材及人員執行,讓劇組享受「拿著本子來、帶著片子走」的服務。
綜效:追星與明星一趟滿足
橫店結合影視及觀光事業,成功整合拍攝及旅遊這兩件看似會衝突的事。「拍片是會與觀光衝突,但也可取得平衡,」殷旭說。如果能與劇組人員協調,開放部分場景,或週末休工等做法,即可兼顧到旅遊。
很多遊客來橫店是找影片中的場景,甚至也想跟男女主角一樣,演上一段兒女情長的愛情故事。「遊客來此是找拍過的場景,拍過的片子,讓他們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當然,橫店影視城也有專職演員300多人,改編不少電影電視劇情,模擬情節,在各主要景點中實境演出,與遊客互動,達到共鳴。
放眼未來,橫店集團仍將積極擴充影視版圖。
目前12個大型室內攝影棚正在興建中,未來將提供劇組免費使用。同時橫店集團也投入電視、電影的製作,在大陸各大人口眾多的城市,經營多螢幕電影院。
2004年,橫店也成為大陸廣電總局批下來的第一個影視產業實驗區。
產業實驗區主任就由橫店市長擔任,提供許多優惠,讓橫店發展為中國的好萊塢。
目前有200多家製片公司在實驗區註冊。香港的知名製片人李國立就把整個團隊搬來橫店,在橫店擁有一個大倉庫儲存他所有拍過片子的道具、服裝等。
橫店模式奏效,代表中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也將崛起。中國未來不再只是經濟大國,也朝向文創大國邁進中。
橫店 小農村變身好萊塢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