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之內 別有洞天?

撰文/林肯(Don Lincoln)
翻譯/甘錫安

  • 1869年,門得列夫(Dmitri Mendeleev)發現化學元素的性質有一定的重複模式,因此創立了元素週期表。物理學家後來認為,這種重複模式源自原子的結構。今天在粒子物理學中,或許也會出現相同的狀況。
  • 目前已知的12種基本粒子也有重複模式,因此可能並非真正基本,而是包含更小的粒子。物理學家暫時將這種粒子稱為「前子」(preon)。
  • 但是,其他證據並不支持這種可能性。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強子對撞機(LHC)和一些其他的實驗,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凍結原子的「惡魔」

文/雷增(Mark G. Raizen)  翻譯/甘錫安    提供/科學人
當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空氣分子正以3000公里的時速從你身旁穿梭而過,不僅速度比子彈快,而且從四面八方襲來。在此同時,構成你身體的原子和分子也正不停翻滾、振動或互相碰撞。自然界中沒有任何東西是完全靜止的,物體的行進速度越快,蘊含的能量就越大。原子和分子的集體能量,就是我們所感受到的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用膠帶撕出諾貝爾獎

文/李名揚 提供/科學人
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蓋姆(Andre K. Geim)和諾佛謝洛夫(Konstantin S. Novoselov),原因是他們於2004年首先分離出單層的石墨烯(graphene),並進行了許多相關研究。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宇宙能量正在流失?

文/Tamara M. Davis
翻譯/李沃龍
提供/科學人
能量既不能被創造出來,也不能被毀滅。這個「能量守恆」原理,是我們最寶貴的物理定律之一,它支配了我們生活裡的每一個環節:煮一杯咖啡所需的熱、在樹葉裡產生氧的化學反應、地球繞行太陽的軌道、維繫我們心臟跳動所需的食物。我們無法不進食而活著,汽車缺了汽油就無法發動,永動機只是個幻想。所以當某個實驗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我們當然會覺得事有蹊蹺。當我們的觀測似乎與能量守恆這個科學上最基本的觀念相違背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200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光纖之父──高錕

撰文╱李名揚
他的記憶力有些衰退,行動及反應日漸遲緩,看起來與一般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人無異,但人們心中永遠記得的,是他所發明的光纖為社會與科技做出的重大貢獻,以及當年擔任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科學行政總裁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時的意氣風發。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