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鍾金湯 美國曼菲斯大學生物學系 劉仲康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痲瘋病(leprosy)又名癩病,正式學名為漢森症,是一種侵犯皮膚及週邊神經之疾病,由痲瘋桿菌(Mycobacterium leprea)又稱漢生桿菌(Hansen bacillus)所引起。相傳埃及在西元前數千年即對痲瘋病有所記載,印度、中國等古文明國家也在早期的古籍或藝術品中對此病有所描述,而基督教聖經中出現痲瘋病一詞更高達 54 次之多。感染這個疾病後,往往會造成皮膚與神經組織的損傷,容貌變形、手足畸型、甚至殘障,引起社會大眾的心理恐慌。即使在醫藥科學發達的今日,每年世界各地仍有數百萬人感染痲瘋病。
身世與求學經過
漢生(Gerhard Henrik Armauer Hansen, 1841-1912)於一八四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出生於挪威的卑爾根(Bergen)。他的雙親共育有十五位子女(十男五女),漢生排行第八,父親克勞斯(Claus Hansen)本是一位經濟狀況良好的批發商人,但是在一八四八至一八五一年間因歐洲革命動盪導致的信用緊縮期間破產了,因此後來到一家銀行擔任出納員勉強養家活口。他的母親伊麗莎白(Elisabeth Concordia Schram)是一位出身卑爾根社交界世家的子女。
資料來源:《科學發展》2004年9月,381期,42~47頁
國科會-科普知識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最近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