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的源頭:吃太多又不動

文/李采洪
排毒風盛行,究竟,毒是什麼?如何排毒?排毒之後,人就會健康嗎?
「不只是便秘,正常人都可以來做,人一天有三到五公斤的宿便是正常排便排不出去的,做大腸水療可以排掉身體的毒素,改善失眠、頭痛、膚色暗沉……療效很廣泛喔!」台北萬華一家大腸水療中心服務人員回答詢問電話時,極「專業」的推銷大腸水療的好處,還煞有其事的說:「我們做的是預防醫學。」
From:商業週刊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漸進式生機,健康無負擔

生機飲食推廣者早已經針對忙碌的現代人推出量身訂作的改良式生機,生機飲食變得更生活化、更易施行。
撰文=陳淑卿
諮詢=徐上德(復健專科醫師、生機飲食推廣者)、歐陽英(中國醫藥研究所養生植物應用班教師、生機食療推廣者)
From:常春月刊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催眠面面觀

20世紀末的神經科學界出現一個不尋常的現象,就是科學家逐漸勇於將研究的觸角,伸向過去被認為偏向哲學或玄學這些不適合嚴謹科學的議題。曾幾何時,心理學家向來避之唯恐不及的意識與潛意識,突然成為當代認知科學的研究焦點。另外,在研究視覺科學的領域中,也接二連三有聲譽卓著的學者,發表關於美感經驗以及與藝術相關的研究。而對於催眠研究,應該也可視為這波科學入侵玄學禁區的行動之一。
From:科學人雜誌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揪出阿茲海默症的幕後打手

長久以來科學家都懷疑,1907年由阿茲海默醫生發現的蛋白質團塊及糾結,可能造成神經元死亡,並進而引發阿茲海默症。如今,有些研究人員將該病歸罪於一種形狀小得多的蛋白;這種蛋白只要與神經元相接,就可干擾神經元傳遞訊息的能力,而造成記憶的缺失。目前,已有人著手尋求可摧毀這種稱為ADDL小型蛋白的抗體,希望能預防這種疾病的發作,甚至可能扭轉初期的症狀。
From:科學人雜誌電子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季節交替時期 乾癬發作

目前的天氣正逢季節交替之際,氣溫忽高忽低,降雨亦不穩定,屬於乾癬發作與復發的高峰期,如果再加上身心方面的壓力,就更容易引發乾癬。實和聯合診所皮膚科卓玉麗醫師指出,最近在門診中就有許多十六、七歲與四十歲左右的乾癬患者,除了本身體質與季節因素之外,不是由於最近入學甄試或課業壓力過大、就是因為失業或經濟負擔沉重,而使得乾癬有機可乘了,趁機侵入身體。
From:Ohayo元氣健康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染燙髮可能引發異位性皮膚炎

在台灣,約有百萬以上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這些人最怕梅雨季節,因為濕熱的天氣,會使久違的異位性皮膚炎,捲土重來,反覆發作。醫師指出,主要症狀是皮膚搔癢,嬰兒期多發生在臉頰部,孩童期癢的地方會異位而由臉部移行到四肢、軀幹,青春期以後主要以膝膕窩及手肘彎曲處較多,大多數患者到了青春期之後症狀會好轉,但亦有人終其一生不得倖免。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的皮膚過敏疾病,具有遺傳體質與家族性,且常伴隨有氣喘、花粉熱、過敏性鼻炎等發作。長期的皮膚搔癢,影響睡眠品質,尤其是晚上睡覺時,因體溫昇高,患者常不自覺的搔抓而皮破血流,甚至併發細菌感染。台北市立中醫醫院主治醫師楊麗姝表示,中醫認為本病屬於濕疹範疇,又名「奶癬」、「浸淫瘡」、「四彎風」、「血風瘡」等。
From:Ohayo元氣健康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Pages: 1 2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