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升╱台北報導╱聯合報╱2013.11.06】
台灣最重要的品牌電子廠宏碁為徹底轉型,昨日董事會決議,董事長暨執行長王振堂請辭,執行長由原總經理翁建仁接任。創辦人施振榮則以變革小組召集人的身分重回宏碁掌舵。大幅的人事異動,都來自第三季大虧一百三十一億元。
宏碁昨公布第三季財報,因提列無形資產減損失九十九‧四三億元,導致稅後虧損一三一‧二億元,單季每股虧損四‧八二元。由於虧損規模巨大,王振堂請辭以示負責。
宏碁並將啟動「人事及業務重整計畫」,包括人力精簡、部分產品計畫中止、模具材料及法律費用預留等,預計將縮減全球人力百分之七,降低未來人事及相關費用,預計明年起每年營運成本可減少一億美元(約新台幣廿九億元)。
不過,相關一次性成本約一點五億美元(約新台幣四十四億元),將在第四季財報中認列,預料宏碁第四季恐仍難逃虧損。
王振堂出席記者會時感傷的表示,卅二年前進入宏碁,就是希望開創全球品牌,但近年來猶如從「雲端掉到地獄」,面對PC產業變局,宏碁一直無法走出困境,為了讓公司可以脫胎換骨,因此五月起便向董事會請辭董事長以及執行長,也讓董事會正式面對接班的問題。
經營階層大幅人事異動,引人注目的是施振榮「班師回朝」。施振榮以變革小組委員會的召集人身分重新掌舵,但外界對他的角色頗為好奇。施振榮特別於晚間發出書面聲明,以「老驥伏櫪,提供推動變革轉型的經驗」為此次的復出定調。
宏碁Q3大虧131億 全球將裁員7%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2013.11.06】
宏碁昨(5)日宣布,第3季認列99.43億元的商標、商譽等無形資產減損,單季大虧131.2億元,是公司歷來最大單季虧損,將縮減全球7%人力。
董事長兼執行長王振堂為此請辭,創辦人施振榮重回火線,擔任變革委員會召集人,參與公司改造。
此外,宏碁雖因人力精簡而可減少成本,但第4季財報將認列相關一次性成本約1.5億美元(約新台幣44億元),預料本季恐仍會虧損。
宏碁幾年前大手筆收購捷威(Gateway) 、佰德(Packard Bell)、eMachines與倚天等公司的效益不如預期,昨天依照會計準則36號公報,一口氣認列商標、商譽及客戶關係等無形資產減損,金額高達99.43億元。
另第3季本業虧損約25.7億元,導致第3季稅後淨損大增至131.2億元,單季每股稅後淨損4.82元,遠超過2011年第2季的67.89億元,當時是因為前執行長蘭奇請辭而認列1.5億美元的一次性營運損失。
最近市場點名宏碁應該與華碩或聯想合併,王振堂昨日強調:「可能性不大」。他解釋,做品牌的人都是很固執的,不論宏碁是發動併購或被併,可能性都很低。
宏碁強調,無形資產減損無關現金支出,不影響營運。這次已完全打銷相關減損,未來不再成為營運包袱。
王振堂昨天宣布請辭,由總經理翁建仁接任執行長,明年元月1日生效;董事長職務則到明年6月任期屆滿,接棒人選未訂,傳施振榮之子、宏碁董事施宣輝可能接任,但未獲證實。
為了補充銀彈,以支應變革發展需要,宏碁董事會昨天亦通過辦理1.36億股的現金增資案,約占目前總股本的4.8%。宏碁昨天股價下跌0.2元,終場收18.15元,續創歷史新低。
請走蘭奇 宏碁「換腦」手術仍未成功
【記者鄒秀明╱聯合報╱2013.11.06】
宏碁在二○一一年第一季底,以十二億元天價「請」走前執行長蘭奇,董事長王振堂當時形容,「就像動了一場腦部手術。」王振堂雖從蘭奇手上拿回執行長大權,但歷經兩年多,依舊走不出困局;昨天他宣布將下台一鞠躬,扛起責任。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說過,「不換腦袋,就換位子。」
施振榮與王振堂有師徒情誼,兩人講起英文都有濃厚的「鹿港腔」;看在同業眼中,王振堂不是不想變,而是電腦產業大環境惡劣,連「換腦」的時間都不等人。
宏碁在蘭奇去職後,多次宣示揚棄過去在通路塞貨模式,強調要走高質感、高價路線。當時王振堂不止一次說,資通訊產品進入觸控新時代,使用者經驗正進行典範移轉。
市場也寄望蘭奇離開後,宏碁將強化研發量能,能與蘋果一樣,推出更讓人驚艷的產品。但宏碁除了推出經典款的高價筆電,市場需求最多的平板、手機等其他產品卻未能到位。
隨著營收規模下滑,獲利萎縮,宏碁的高質感經營路線開始搖擺,陸續推出的平板電腦、手機竟祭出「低價取量」;相對筆電刻意走高階路線,品牌布局更顯突兀,獲利表現也絲毫未見起色。
儘管王振堂兩年多來努力改造宏碁,不僅找來主演變形金剛的好萊塢藝人大拍廣告,也曾提高研發費用,大舉布局雲端、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領域;但每每遇到陣痛,又打亂腳步,導致一事無成。
例如宏碁的智慧行動裝置至今仍無殺手級產品,平板電腦還走入低價競爭的「死胡同」,不僅獲利微薄,還對品牌價值無益。
電腦產業進入數位匯流時代,競爭比過去更激烈,電腦不再每年都有換機潮、開學旺季,但相關的平板、手機等產品卻大受歡迎,而宏碁的「換腦」手術仍未成功,成為王振堂請辭的主因。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