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政策沒章法 農民只能看天吃飯

文/馬小蘭
疏浚工程成效不佳 地層下陷日益惡化
台灣光是一條河川,從上游、中游到下游,都隸屬於不同的單位,事權無法統一,多頭馬車的結果,造成河川難以整治成功。
嘉南平原一期稻作休耕,馬上下半年的二期稻作又要開始,大家都在看----這水,到底給不給。

曾文水庫有效蓄水量為1億700萬公噸,烏山頭水庫6591萬公噸,嘉南平原2期稻作供灌水源主要來自這2座水庫。託老天爺所賜,連續幾天的鋒面降雨,台南地區雨勢不斷,水庫水位持續上升。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表示,以 6月梅雨季雨量及即將到來的颱風豪雨季來看,水庫水位持續上升,曾文水庫及烏山頭水庫有效蓄水總量已達2億2000萬公噸;水利會認為,7月6日當天,兩水庫蓄水總量若還有1億9000萬公噸,嘉南二期稻作應可全面供灌,以當前水庫蓄水量及進水量來看,應 該沒問題。
疏浚工程牛步 縣長不滿
南區水資源局在高屏溪攔河堰管理中心召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會議,邀請嘉南農田水利會、台灣自來水公司、水利署、農委會等單位列席。南水局長葉純松證實會議中決議,嘉南平原2期稻作將於6月21日開始供灌。第1階段供灌面積為2萬809公頃,用水量2億5064萬公噸,6月21日開始灌溉。第2階段面積5087公頃,用水量5857萬公 噸,7月6日供灌。兩階段用水總量約3億公噸。
不過,嘉南平原二期稻作尚有約 1萬5000公頃尚未決定是否供灌,這些稻作用水量約1億2000萬公噸。
嘉義縣長張花冠到水利署南資局聽取簡報,根據福衛二號衛星的空照圖資料顯示,曾文水庫集水區及上游在2008年11月時共有600處崩塌,崩塌面積達250公頃;去年八八風災過後,崩塌處已增加到1717處,面積高達1467公頃,此外風災造成高達9000萬立方公尺的淤積量。然而到目前為止水利署災後疏浚工程只清了20萬立方公尺的淤砂,嘉義縣長張花冠忍不住當場批評「再500年也清不完」!
張花冠表示曾文水庫淤積,嚴重影響嘉義縣大埔鄉民的生活,鄉民苦不堪言,甚至揚言要封路抗議。同樣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為何水庫下游的縣市民喝好水,上游的大埔鄉民卻「呷砂」(吃砂),她要求水利署給嘉義縣民一個交代,並盡快研擬更快速有效的疏浚辦法。
水資源專家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長丁澈士,同時也是屏東科技大學土木系教授,本身曾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地科院水文系攻讀博士,日前丁教授剛結束為期三個月在歐洲及荷蘭的訪問,回到台灣感觸良多,丁教授表示以歐洲為例,一條萊茵河的整治,是 跨多國性的合作,大家共同努力終於整治成功,反觀台灣光是一條河川,從上游、中游到下游,都隸屬於不同的單位,事權無法統一,多頭馬車的結果,造成河川難以整治成功,但歐洲連不同國家都能整合合作,但台灣只是林務局、水利署、河川局、中央與地方縣市政府為何不能整合?
公務員因循苟且 阻礙水資源利用
丁澈士教授表示保護台灣水資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地下水庫」,將每年颱風季或雨季帶來多餘的水,儲存在河床下的地下水層中,不但可以補注地下水,讓地層不再下陷,同時也可成為地下水庫,在缺水或乾旱時取水來用,然而這個計畫早在十幾年前就已提出,但是到目前 為止全台灣仍然只有屏東地區在執行地下水庫計畫。
讓人訝異的是這麼有效且最省錢的儲水計畫為何無法推展到其它河川?原因只在於公務人員因循茍且的保守心態,阻礙了整個台灣水資源的保存。
丁澈士教授目前負責整個屏東地區地下水補注計畫,他舉林邊溪的二峰圳集水廊道為例,這個廊道是日治時期就已經興建完成了,它是運用滲入地下的伏流水灌溉台糖蔗田,至今水源仍源源不斷,水量大而清澈,持續提供農場灌溉和居民的民生用水,而多 餘的水最後仍會流回林邊溪,非常符合環保觀念。這個利用天然地下水資源的觀念,打破我們以往缺水就建水庫的迷思,也為水資源開發提供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丁教授是台灣第一個提倡地下水補注的人,但事實上歐美早就有80 %以上的國家是利用這種方式保護水資源,所以丁教授戲稱這是舊知識新思維。在台灣,目前仍以建水庫,使用地面水居多,但台灣豐水期受颱風影響,濁度很高,必須花錢過濾、淨化、消毒,所以,以人工方式增加扇頂地區地下水的補注量來替代大型水庫的開發,實在是最環保的水源應用。
水庫調水源 應以農業優先
但是絕大多數的公共工程還是喜歡做地面上看得到的水庫,眼看著耗資204.75億元的雲林湖山水庫工程計畫,從民國 91年動工預計在103年完工,目的在解決雲林水質及地層下陷問題,水庫計畫容量5300萬立方公尺,將與集集引水計畫調配水資源,預 計每天供水量69.4萬噸。雲林縣議會考察湖山水庫興建工程時,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主任工程司邱忠川再三保證,未來湖山水庫將以民生、農業供應用水為優先,台塑麥寮六輕工業用水不在計畫之內。
只希望大家能真正記取曾文水庫和烏山頭水庫的前車之鑑,以及今年嘉南平原一期稻作休耕的教訓,屆時若一旦缺水時可真的要以民生及農業供應用水為優先哩!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7月號-第399期】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