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月十六日農委會發佈五十四隻「黑面琵鷺」的死因後,二十一日,陸續又有九隻黑面琵鷺因為感染肉毒桿菌死亡。年年過境台灣的黑面琵鷺,目前全球僅剩九百多隻,近年來台灣已成為保育與研究黑面琵鷺的重鎮,如今黑面琵鷺逢此一劫,不僅保育工作回到原點,未來如何防範類似事件,已為台灣保育工作帶來更大挑戰。
連日來,經各研究單位及學者專家進行臨床症狀檢查、細菌分離鑑定、組織病理檢查、毒物試驗等等檢驗後,十二月十六日農委會發佈新聞指出,黑面琵鷺確定死亡原因為C1型肉毒梭狀桿菌毒素中毒。至於黑面琵鷺為何會遭肉毒桿菌之害?農委會猜測,日前寒流來襲,導致黑面琵鷺棲地附近魚塭的養殖魚類死亡,由於腐魚體內含有「C1型肉毒梭狀桿菌毒素」,而今年飛抵台灣渡冬的黑面琵鷺又較往年多,原本只愛新鮮魚類的黑面琵鷺,因為食物需求量增加,在歷經長途跋涉後,可能為求裹腹,只得吞下腐敗魚肉。
From:【光華雜誌智慧藏】2003年1月號
黑面琵鷺死因確定後,排除了先前被懷疑的農藥毒害等人為因素,由於死亡的黑面琵鷺肚子內尚有食物,也澄清了「黑面琵鷺飢寒交迫凍斃」這一想當然耳的說法。
全世界數量不到一千隻的黑面琵鷺,國際「華盛頓公約組織」已將之列為一級瀕臨絕種動物。黑面琵鷺屬於朱鷺科鳥類,繁殖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冬季時移棲至大陸華南、台灣、越南等地的開闊潮間帶活動。從十七年前鳥友首次在台南縣曾文溪河口七股濕地紀錄到黑面琵鷺,七股濕地已成黑面琵鷺的最愛,每年有高達五、六百隻的黑面琵鷺落腳此地。民國八十一年,七股鄉擬將此地劃定為工業區,在國內外保育人士力爭下,「為黑面舞者留下一塊淨土」成為國人共識,台南縣也改以發展生態旅遊為標的,黑面琵鷺棲地得以保存,學界相關研究與保育工作也陸續投入。
此後,在地方人士與鳥友努力下,每年黑面琵鷺依時前來,族群數量也維持穩定。今年入冬後,黑面琵鷺準時降臨,卻意外在牠們最信任的土地上發生集體中毒。十二月九日,入冬後最強烈的寒流來襲,當晚棲息地駐守人員就發現十幾隻黑面琵鷺陸續倒地,雖經緊急搶救,給予保溫,並餵以葡萄糖營養劑,黑面琵鷺仍死傷慘重。總計到十二月二十二日,已有七十幾隻琵鷺發病、六十三隻死亡。
黑面舞者集體暴斃,除了讓台灣海岸環境日漸惡化的問題再度凸顯,許多人則憂心,黑面琵鷺棲息地未被有效保護管理。尤其黑面琵鷺覓食區廣達五千公頃,近來政府僅只公告保護其中的八分之一,保護區環境監測系統尚未建立,週遭遊憩設施、蚵架與魚塭卻不斷增加。
其實,肉毒桿菌毒素原本就是遷徙性水禽最致命的病因,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劉培柏為文指出,七股濕地漁民常清理魚塭,排水乾涸,許多小魚和水生動物因此死亡腐敗,滋生肉毒桿菌;今年夏季極度乾旱,濕地水位陡降,潮間帶乾涸過久,大量死亡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成為土壤中常在性肉毒桿菌的滋生源。乾涸的陸地在冬季時,再為水浸泡,腐敗魚體中的毒素經水中無脊椎動物取食,或沈澱水底,被冬季來台的候鳥攝食,終於導致黑面琵鷺集體暴斃。更讓人憂心的是,在發現肉毒桿菌毒素污染的濕地,常會年年重複相同的野生水禽中毒事件。
由於黑面琵鷺的保育不僅涉及保育與發展的抉擇問題,身為擁有全世界七成黑面琵鷺落腳的國度,台灣對黑面琵鷺免於滅絕有多少危機意識?對此一「世界責任」有多少承擔的覺醒?是更根本的問題。
針對此,保育團體呼籲政府應儘速改善棲息地水位和水質、與拆除濕地上的違法魚塭、電線和蚵架;並倣傚國外水禽保護區的作法,如日本北海道丹頂鶴保護區,在食物短缺時,都有專人餵食新鮮魚餌,避免鳥兒因飢餓誤食腐敗魚類。
對於保育人士的質疑,農委會副主委李健全表示,這是一個慘痛的經驗,凸顯了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的管理有待加強,希望這一事件能更進一步喚起全民對保育工作的重視。農委會今年度也已編列經費,將配合台南縣政府籌設「黑面琵鷺保育研究中心」,希望建立更完善的場所、設備,研究與救治受傷的黑面琵鷺,讓保育工作的推動向前邁進。當然,對於關懷生態的人,更希望台灣的保育工作不只及於黑面琵鷺,因為這塊土地上的其他野生動物,一定也都希望得到人類的祝福。
琵鷺天堂不再?──台灣濕地保育的危機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