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失傳300年的絕技
一件龍袍的前世今生——
1956年5月17日,北京市郊區,天壽山下的明十三陵,沉睡了數百年的寂靜被打破了。一支考古工作隊來到這裏,新中國第一次帝王陵墓的發掘拉開了序幕。這次的目標,是十三陵中的定陵——統治大明王朝48年的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陵墓。經過一年的努力,考古工作隊終於找到了地宮的入口,使這座深藏了300多年的古老幽深的地下玄宮重見天日。
玄宮後殿,三個碩大無比的朱紅色棺槨。打開萬曆皇帝的棺槨,發現下面整整齊齊地堆放著一層層的織錦坯料。清點了一下,竟然有100多層!
From:走進科學
王岩:(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員)
這是一個地下的絲織品寶庫。一是出土數量多,有幾百件。第二是,品種豐富,有妝花紗、妝花緞、妝花羅,綾羅綢緞,各種各樣,只要史書上有記載的明朝絲織品種類,基本上這裏都有了。
定陵出土文物異常豐富,各種物品3000多件,其中最珍貴的還要算是這些織錦面料了。中國絲綢工藝最高的是織錦,而織錦發展的巔峰是在明朝,但是明朝織錦存世數量極少,學者們要進行考古研究,只能找到幾塊腐朽不堪的殘片。現在一下出土這麼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成匹的面料,真是意外之喜。那麼,這些綢緞是做什麼用的呢?專家發現,其中大部分都是龍紋圖案,氣象萬千。其中,一匹紅色的龍袍料引起了專家的格外注意。難道,這就是失傳了300年的大明皇帝的龍袍料嗎?
黃能馥:(中國工藝美術學院 教授 )
龍袍,據文獻記載,堯帝將傳位給舜帝時告訴他,你做皇帝應該穿帶有12種花紋的服裝。這12種花紋,有日月星,表示能夠光照大地;為什麼用龍,因為龍能夠千變萬化,表示很有神力。
龍,是古人對風雲變幻的自然現象感到恐懼的時候,幻化出來的掌管風雨雷電的神靈。後來,逐漸地,龍,成為皇家專用的符號。皇帝自稱真龍天子,所穿的禮服也被稱作龍袍,為皇權的象徵。普通黎民百姓別說是親手摸到,就連見都沒見過。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定陵出土的這些龍袍,大都是未經剪裁的面料,形式也很奇怪,都是一段一段的圖案。這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
黃能馥:(中國工藝美術學院 教授)
龍袍料在宮裏頭要經過專門的畫師設計。大樣小樣畫好以後,經過戶部審查,送給皇上批准,然後送到南京去織造。整個一套很嚴格的審批手段。織成以後,每一件邊上都有暗線編著,你根據那個暗線剪裁下來,一縫就是那個成品了,這叫織成料。
300多年後,定陵發掘,萬曆皇帝重見天日,屍身腐爛殆盡,只剩下屍骨。連同這些珍貴無比的龍袍料,也遭了殃。
金文:(南京博物院 研究員)
萬曆皇帝被我們挖掘出來時只有屍骨,他的肉身是沒有了,肉身變成屍水淌在料子上去了,滴到織錦龍袍料上就會變色了,有點腐朽。
國寶蒙塵,令人痛心不已,複製文物,成為當務之急。但是,遍訪天下,竟然找不到會織造龍袍的工匠。故宮當時有上百件真正的龍袍,怎麼就沒有人會織造呢?原來,在定陵發掘之前,流傳下來的,都只是清朝的龍袍。由於滿漢風俗習慣不同,滿族統治者崇尚騎射,所穿服裝都是緊身窄袖,和明朝沿襲的寬袍大袖、峨冠博帶的漢服大不相同。明朝滅亡,清朝問鼎天下,在全國推行剃發改服,歷經數百年,前明服飾早已經難覓蹤影,龍袍,就更是聞所未聞了。
最終專家在這些龍袍料的腰封上,查到龍袍出於江南織造。南京在明朝曾經設置江南織造,織錦業十分發達。史料記載,當時南京靠織錦業為生的有30萬人。家家戶戶機杼聲晝夜不停,響徹秦淮河畔。千錘百煉之下,南京出現了一個傳世的品種——雲錦。雲錦,以其色彩美麗,如天上的雲霞而得名,興于東晉,盛於明清,進入皇家已經有700多年,成為宮廷的御用之物,平民百姓不得染指,其身份高貴,可想而知。雲錦有三大品種,庫錦、庫緞和妝花。專家考證,定陵的這些龍袍料,正是南京雲錦的巔峰之作——妝花。
妝花織造,首先要畫出衣服的紋樣,然後塗上對應的顏色,這叫作意匠稿。最終,還要按照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把意匠稿變成一根根的絲線,最後連貫起來,成為一團團的花本。這是雲錦的核心技術——挑花結本。在這個過程中,平面的圖畫,被放大成立體的結構,花本的體積要遠遠超過衣服本身。一件總重量才900克的龍袍,如果做花本的話,要長達160米,重60多公斤!兩個工人相互配合,晝夜不息,也只能織上一寸,稱為“一寸妝花一寸金”。但如今,妝花早已經失傳了,沒有一個人懂得妝花龍袍的織造方法。
王寶林:(南京雲錦研究所 所長)
歷史記載,做一件龍袍,要花十年的時間。而且雲錦是一個集體工藝品,它幾十道工序,沒有一個人從頭到尾都會的。萬曆皇帝做完這個龍袍以後呢就沒再做,下一任皇帝再要做的時候,這個手藝已經失傳了。
定陵出土的大紅龍袍,經過300多年的地下歲月和腐爛屍體的浸淫,雖然已經嚴重褪色,但是面料上織出的17條龍依然金碧輝煌,還夾雜著五彩光芒,這麼神奇的面料,是怎麼織成的呢?專家順藤摸瓜,找到了南京雲錦研究所。挑花結本的專家王道惠臨危受命,挑起了複製龍袍的大梁。
古時皇帝的龍袍是從來不洗的,稍有污損,就換上新衣。除了皇家奢華富有之外,其實主要還是怕金線洗過以後斑駁脫落。而大量使用金子,正是雲錦區別於其他織錦的重要特點,也是它成為皇家御用之物的一個主要原因。金子,不僅是一種象徵財富和地位的昂貴金屬,也是一種永不退色的神奇材料。定陵出土的這匹大紅妝花紗龍袍料,歷經300年歲月,別的地方都已經腐朽變色,但17條龍依然金光閃閃,就是因為都是真金線織成的。可是,如今誰還會黃金包裹蠶絲的絕技呢?
南京郊區的龍潭,曾是明朝製作真金線的官營作坊。如今,那裡的南京金線金箔總廠,仍是現在世界上唯一還生產真金線的地方。製作真金線,首先要把金塊製成金箔。兩人相對而坐,輪流舉錘,經過3萬多下的錘打,把一塊厚重的黃金,硬是變成輕如鴻毛的金箔,這叫作「打了戲」。然後,把金箔挑出來,輕輕吹平,進行包裝。金箔只有0.1微米厚,嬌嫩柔軟,稍微吹重一口氣,就會破碎。金箔做好了,粘在一種特殊紙張上,壓緊拋光,最後裁切成條,這是「扁金線」。要做龍袍,還要剝出金線,和蠶絲相互纏繞,加捻搓成,這叫作「圓金線」。真金線的製作工序有上百道,其中最重要是錘打金箔。而核心的機密,就是夾金箔的烏金紙。一塊金子都被打成比紙還薄,而烏金紙竟然不破不碎,真是令人稱奇。(金箔技藝最核心的烏金紙秘方,更是世界獨一無二的。鍛制金箔時,要用烏金紙包好金片,通過幾萬次鍛打製成15釐米見方、0.12微米厚的金箔。這就要求烏金紙耐衝擊、耐高溫、薄而不破。由烏金紙保證了金箔質量,而這一秘方,全世界也只有兩個人掌握)
在金箔製作中,有一個說法,叫作「一兩黃金打一畝三分地」,可以想見最後打出的金箔有多薄。實際數據是,捶打1克18k黃金,能延展到一個平方米。1萬張金箔只有1毫米厚,人體的溫度都能讓它捲起來。研究人員遍訪龍潭,找到了明代打箔工的後代,用手工方法,做出了和妝花紗龍袍上一模一樣的金線。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龍袍出土時,除了金線的光彩,還有隱隱約約的五彩光芒,這又是什麼材料呢?研究人員認真分析,查找史料,沒想到,卻在《紅樓夢》裡找到了答案。
《紅樓夢》「晴雯補裘」一回裡,講到一件「雀金呢」的衣服是「俄羅斯國用孔雀毛拈了線織的」,金翠輝煌,碧彩閃爍。定陵這件大紅妝花紗龍袍出土時候,也是金翠交輝,發出五彩光芒。難道二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嗎?研究人員查閱古籍,發現在清初葉夢珠的《閱世編》裡,有這樣一段話「今有孔雀毛織入緞內,名曰毛錦,花更華麗,每匹不過十二尺,值銀五十餘兩」,明朝是有孔雀羽毛織進絲線的工藝,只是後來失傳了。會不會這件龍袍,是用了孔雀毛編織的呢?雲錦研究所派出人馬,奔走全國,從動物園找到了一團孔雀羽毛,經過無數次試驗,終於成功地編織出了孔雀金線。一根長長的羽毛上有大約100根羽絨,手藝嫻熟的工匠,能捻出3米長的絲線。整個龍袍複製所需孔雀絲線卻長達300多米。
這件龍袍的花本編織長達五十幾丈,只能分成四個主要的花本,但即使這樣,花樓機也掛不下,根本無法編織。這是因為雲錦織造從清朝延續下來的都是小花樓機,正如《天工開物》記載,「其花樓高一丈五尺,能手兩人,扳提花本,織過數寸即換。」但是,明朝龍袍花樣碩大,氣勢宏偉,就是把房子都捅破,也掛不下這麼長的花本。專家們看出了毛病,決定重新研製失傳300年的大花樓機。
一件龍袍,用色50多種,絲線上百萬根,一經一緯,都不能有絲毫錯亂,否則就會出現牛頭不對馬嘴,所以半點都馬虎不得。由於每織一梭,都要挖花盤織,50多個五彩絲線的小管子穿行一遍,每天織不過百梭,速度非常緩慢。而且,龍袍要求「天衣無縫」。一幅龍袍料,受織機寬度限制,只有二尺寬,也就是說,只能織前半片,或者後半片。但是全部織成時間最少也要一年,前面織好的半片,和後面織好的半片,縮水率是不一樣的,怎樣才能保證它們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這畢竟是複製一件300多年前的龍袍,極其耗費心血,而且還有這麼多珍貴的黃金和孔雀羽織進去,一旦出了錯誤,就會給國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織機、溫濕、式樣,都只是龍袍織造中數不清的難關之一。你比如說,暗花的問題。明明看著有花,但是摸上去什麼都沒有,這純粹要靠人的手控制力量的大小,然後形成圖案;每天,只有單調的織機聲,只有千頭萬緒的龍袍料。用了5年的時間,最終,龍袍硬是織成了。
1984年,萬曆皇帝大紅妝花紗龍袍終於成功下機。南京雲錦研究所把這件龍袍料,連同複製的另外兩件文物,妝花緞龍袍,和十二團龍袞服,一同送往定陵。一時間,遊客爆滿,爭睹萬曆皇帝的龍袍真面目,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定陵博物館組織國內知名的絲織品專家,對這件龍袍料進行了檢驗。大家一致認為複製的這件龍袍,和原品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第二年,應日本邀請,南京雲錦研究所送這件龍袍飄洋過海,參加展出,再一次在島國引起轟動。當場有外商表示,願意用300萬美金買這件龍袍,被婉言謝絕。
一件驚世的龍袍,最終復活了一項古老的藝術。南京雲錦,已經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一員。大妝花樓機、金線、孔雀羽、暗花,一系列傳奇的工藝,正在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現代雲錦上。古老的技藝要傳承,時代的步伐要跟上。皇帝和龍袍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雲錦卻在飛速發展的社會重新變得年輕。
皇帝的新衣-龍袍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