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蟑螂沒跟恐龍一起滅絕

朱耀沂
代表中生代的恐龍,自石炭紀末期出現後征霸地球上所有的空間,至白堊紀末期忽然消失,結束在地球上一億六千萬年的霸業。牠們的滅絕,引起多種揣測與探討。為何在恐龍出現前的一億多年前就出現的蟑螂,能逃過一劫,甚至讓種族生命延續到現在,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From:新版《朱耀沂之蟑螂博物學》》第一章

有人認為恐龍的滅絕與地殼變動、氣候改變有關。的確白堊紀時地殼曾經歷大變動,造成恐龍的生活場所大為減少,但這種變動並未同時發生在整個地球上,要將恐龍的滅絕歸咎於這個單一的因素,說服力不足。至於氣候的寒冷化確實會讓恐龍的生活條件惡化,但溫度的降低是在幾十萬年或幾百萬年間緩慢進行的,恐龍不太可能忽然間凍死。當然環境的惡化會連帶影響恐龍食物的存在量,無論是肉食性或植食性恐龍,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難免逐漸接近絕種的邊緣。
氣候上的變化絕對也影響到蟑螂,但衝擊的程度明顯不同。目前已知的最大型恐龍有二十五公尺的體長、五十公噸的體重,約是非洲象體重的十五倍,以恐龍的平均體長為十公尺來比擬,當時的蟑螂類平均體長為二公分,相差五百倍,體重上則有五百萬倍的差異。雖然牠們的取食量不一定與體重成正比,但無疑地,一隻恐龍一天所需的食物是蟑螂的上百萬倍,即一隻蟑螂一天取食一公克食物維持生命時,恐龍得要覓食上公噸的食物。在食物缺乏而難找的情況下,恐龍的處境遠比蟑螂困窘、悽慘;加上恐龍那麼大的身體要避寒,需要有龐大的空間,而體長頂多數公分的蟑螂可輕易在樹洞或朽木內群居取暖。由此不難想像石炭紀時飛翔於巨大羊齒等裸子植物森林的巨型蜻蜓為何會絕跡。
另一項必須考慮的因素是牠們的繁殖能力,即繁殖速度的差異。動物體細胞的大小,跟動物的種類及體型大小無關,長徑大致都是10μ(0.01公釐),由於細胞核裡RNA的分子量太大,不能隨血液循環,只好配合RNA自己的擴散範圍,把細胞的大小限制在10μ左右,無論哪一種動物皆是如此。但大型動物形成一個動物的細胞數比小型者多,而且體型與細胞數明顯呈正比。
大多數的生物都是從一個受精細胞開始的,經過細胞分裂變成兩個,在下一次分裂中增加為四個,此後按照八、十六、三十二……長成成熟期的動物體。換句話說,愈大型的動物必須經過愈多次的細胞分裂,而小型動物只需經過較少次的細胞分裂,就可進入繁殖期。所以一隻非洲象自出生到成熟期,要經過二十多年,比牠小型許多的老鼠才數個月就能產下一代。雖然至今不知恐龍要多久才能發育到繁殖期,但至少應該有數十年吧。至於蟑螂,在整個昆蟲界中算是發育較慢的一群,從卵孵化經過數個月才到達繁殖期。牠們受到惡劣環境影響時,就暫時停止發育;當環境變好時,由於發育速度快,沒多久就恢復原來的成員數。以上這些都是蟑螂在面臨恐龍慘遭滅絕的環境時能夠生存的原因。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