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與聽力障礙

資料來源:王世傑
現代科技帶來舒適便捷的生活,上天下海,無遠弗至,時空間隔已經不再是人際往來的阻攔,但是幸福快樂的背後必須付出代價,高樓大廈林立暫時解除了生活空間的侷促性,長期處在大樓的空調環境,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的疾病,繁忙的交通則節省許多寶貴時間,但是也製造大量的空氣污染,長期曝露在噪音的環境,對都市居民的聽覺更產生無比的殺傷力。
聽覺具有重大的演化意義,遠古的人類則藉著敏銳的聽力,偵查掠食動物的入侵,及時避開危險,現代人若聽覺受損對於語言溝通、人際互動往來,構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啞巴通常是源於天生的聽力障礙,學習能力明顯落後同儕,無法欣賞美妙的音樂旋律更是人生一大缺憾。
From:Ohayo元氣健康報
人類聽覺構造分為外耳、中耳與內耳:外耳包括耳廓與外耳道,耳廓負責收集聲音,外耳道則用來傳導聲音。中耳包括耳膜與三塊聽小骨(依序為鎚骨、砧骨與鐙骨),耳膜可將音波振動轉換成固體振動,三根聽小骨的功能是放大聲音,由耳膜傳至鐙骨,表面積縮小約17倍,加上鎚骨傳至鐙骨的槓桿作用,力量約增加1.3倍,因此由耳膜傳至鐙骨的壓力增加約22倍,中耳另外有一功能是聲反射作用,巨大的聲響經由耳膜與聽小骨傳至中樞神經後約40至80毫秒之後,藉由耳膜緊張肌與鐙骨神經的作用,將聽小骨構造變硬,1000赫茲以下的低頻聲音被衰減30至40分貝,以保護耳蝸內的聽覺細胞。內耳是長約3.5 公分,捲成2.5圈的耳蝸,體積約為0.05 立方公分,內部充滿液體,耳蝸的截面積由底端(與中耳連接處)至尖端呈不規則的遞減。
耳蝸內的基底膜上有四排大約20000至30000個的聽覺細胞;當聲波由外耳道碰撞到耳膜,將能量傳遞至三根聽小骨,同時放大聲波信號,再傳遞至內耳,經由內耳液體的運動能量刺激聽覺細胞,聽覺細胞可將接收的壓力刺激轉換成電訊號,即所謂的壓電效應(piezoelectric effect),再將電訊號傳至大腦,因此「聽到」聲音。基底膜上20000至30000個的聽覺細胞有著不同的共振頻率,且共振頻率由底端至尖端成遞減趨勢,相較於88鍵的標準鋼琴,內耳簡直就是巧奪天工的完美機械!
人耳的聽力障礙,發生的原因有疾病、年齡增長與噪音暴露等。年齡增長導致的聽力損傷,一般而言,愈是年齡老邁,聽力損傷癒嚴重,且接受高頻訊號的聽覺細胞受到損傷比低頻來得早。噪音導致的聽力障礙,與噪音強度和曝露時間有關,85分貝以上的聲響,或多或少都會對聽覺造成傷害,噪音的音量愈大聲,即使縮短曝露時間,也會造成相同程度的聽力損傷,由於分貝是採用對數指標,噪音的響度提高5分貝,只要一半的曝露時間,就會形成相等程度的聽力損傷,即所謂的「5分貝定律」,例如在110分貝的1小時就等同95分貝的8小時,而聲反射作用的反應時間至少需要40毫秒,對於突發且超過116分貝以上的巨大聲響,例如槍聲、爆炸聲,聲反射作用來不及反應,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障礙。
台灣約二百萬人有程度不一的聽力障礙,65歲以上老人的盛行率至少有3成,美國的重聽人口約二千三百萬,重聽使得人際溝通變得非常困難,現代生活風行隨身聽,過去的Walkman及最近時髦的iPod,某些年輕人成天戴著耳機,或者現場聆聽搖滾樂團的現場演奏,長期下來,聽力可能已經受損而不自覺,此外,建築工地的機械、木工修繕的電鋸、汽車防盜的警報器、消防救護車輛的鳴笛聲,都是常見的噪音來源。
噪音產生的聽力障礙,分成暫時聽力障礙與永久聽力障礙。暫時聽力障礙是指短時間處在高噪音區域,由於聲反射的保護作用,導致聽力閾值增加,回到低噪音區域,一般的交談會話無法聽清楚,休息一段時間,聽力即回覆正常。永久性的聽力損傷,是因為內耳的聽覺細胞遭到高噪音破壞,被疤痕組織取代,但疤痕組織對聲音卻不再有所反應,聽覺細胞受損過程通常是漸進、無痛的,經常被人所忽略,然而一旦發生,永遠無法復原,永久聽力障礙首先發生在接收高頻的聽覺細胞,又以接收400赫茲的聽覺細胞最具代表性
永久聽力障礙幾乎是終身遺憾,貝多芬耳聾之後,一度想要自殺,曾立下遺囑留給家人。針對工作場所的高噪音,應佩戴噪音防護裝置,比較被忽視的噪音來源,例如行動電話、MP3隨身聽等,對於健康的殺傷力並不亞於香菸、烈酒,應加強一般民眾的警覺性,建議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或者改變生活型態,若不幸罹患永久聽力障礙,只有佩戴助聽器,或者進行人工耳蝸的手術,但是治療效果因人而異,不見得就能完全恢復聽力。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