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或晚生 乳癌風險高

文/施亮晨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最新統計,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名、死亡率的第4名,台灣每年約有7500人罹患乳癌及1600人死於乳癌。換言之,每天約有20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也有4位女性因乳癌失去寶貴生命。

乳癌年輕化,恐與基因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歐美國家乳癌病患多集中在55歲以上,65~75歲發生率最高,台灣罹患乳癌的女性年齡層在44~54歲的發生率最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癌症中心主任侯明鋒表示,根據2007年乳癌癌症期別與治療分析報告顯示,國內7502位乳癌病患當中,有57%的病患雌性激素受體(ER)為陽性反應,而陽性反應患者當中,高達48%的患者,年齡是介於36歲到48歲之間。
侯明鋒指出,乳癌的發生與ER呈陽性表現有一定的正相關,ER與荷爾蒙結合後,細胞內會傳遞訊息到細胞核,進而使細胞產生變異,刺激癌細胞生長;而除了ER之外,黃體素受體(PR)也扮演相同的角色,二者均為荷爾蒙受體。
長庚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陳訓徹則進一步指出,如果ER加上PR,二者任一呈陽性的乳癌病患,則有高達75%的乳癌病患的荷爾蒙受體均呈陽性反應。而根據衛生署的資料指出,44歲到50歲是國內乳癌發生率最高的族群,跟西方國家相比,台灣乳癌的發生年齡較為年輕,事實上不僅台灣,日本及韓國等亞洲國家亦同,一般認為可能與環境基因有關,但尚未獲得證實。通常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預後較佳,但年輕(小於35歲),雖然受體陽性比例較高,但預後卻最差,所以年輕女性須特別小心,積極治療。
女性荷爾蒙,左右乳癌發生
不僅是基因的因素,由於女性荷爾蒙容易與ER及PR受體結合,刺激乳癌細胞生長,初經早、停經晚、未懷孕及晚生育等,都被認為是引發乳癌的重要危險因子,美國癌症協會亦將生育年齡(超過35歲)列為乳癌風險分析的重要指標。
侯明鋒表示,在台灣一般認為11歲以前月經就來,即是初經來得早,而55歲以後月經才停止,即是晚停經。女性如果一直未懷孕或是晚生育,荷爾蒙受體會有較長時間處於女性荷爾蒙的刺激狀態下,罹患乳癌的風險自然就會增加,建議女性最好不要超過35歲才生育,且產後要多餵母乳,並且至少生2胎較為理想,以降低未來罹患乳癌的發生率。
35歲以上,定期乳癌篩檢
在降低乳癌發生率的同時,遠離乳癌的威脅,乳癌定期篩檢不能少。乳癌如果早期發現,不僅可做保留乳房手術,臨床分期第0期的5年存活率將近100%,而臨床第1期的5年存活率亦有95%,臨床上超音波及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乳癌的篩檢利器。
陳訓徹表示,乳房超音波通常用於年齡小於35歲女性的第一線檢查工具,因為年紀輕的女性乳腺非常緻密、豐富,如果用乳房X光攝影,照出來都是白白的一片,不容易發現腫瘤,反之超音波對於微小的鈣化點會看不到,兩者各有利弊。
至於乳房X光攝影,適用於50歲以上的女性,有利於偵測到早期乳癌所呈現的微小鈣化點,不過乳房X光攝影具有輻射線,懷孕及婦女在哺乳期間應避免做這項檢查。
不同篩檢方式,各有優缺點
乳房超音波及乳房X光攝影各有優缺點,陳訓徹認為,二者相互運用對於早期乳癌的診斷率高達90%。建議沒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40歲以後,超音波及乳房X光攝影,可以分年交替做檢查。
至於有乳癌家族病史者,則建議35歲開始做檢查,超音波是優先的選擇,必要時可以搭配乳房X光攝影,由於每個人的狀況並不相同,醫師會視個案狀況,給予不同的篩檢建議。
國健局提供40~44歲二親等內罹患乳癌,以及一般婦女45歲到69歲女性,每2年可做1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28期】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