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東印度公司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奇怪的一段插曲:一個股份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竟然變成了印度這樣一個大國的正式政府,「官商一體」發展到了它的頂峰。英國東印度公司這個印度的「政府」還是英國女王的臣下,東印度公司統治的印度也就理所當然地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
東印度公司是英國、荷蘭等繼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擴張後於17世紀為了處理他們在東印度地區的一些事務而成立的機構,後來這些公司都變成了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統治機構。當時在印度設立東印度公司的主要有英國、荷蘭、法國、丹麥、奧地利、西班牙和瑞典等國,其中荷蘭與英國的公司是最有名的,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更是因販賣鴉片和黑人奴隸而臭名昭著。

在伊比利擴張時期,葡萄牙人達•伽馬率船隊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達印度的馬拉巴爾海岸,從此歐洲殖民者開始了掠奪印度的血腥歷史。但由於當時的印度莫臥爾帝國既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又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因此殖民者一時無法佔領內陸的廣大地區,只能在印度東西海岸搶佔據點,進行海上搶劫與掠奪性貿易。
在西歐殖民者到來之前,印度就已經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有了發達的貿易聯繫,然而隨著西歐商人的相繼到來,印度商人被逐漸從海上貿易中排擠了出去,以前的棉織品、絲織品、藍靛、香料、珠寶等的輸出就都由葡萄牙人、英國人、荷蘭人和法國人控制了。
在制住印度人的同時,這些西歐商人之間也為了印度市場展開激烈的爭奪。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成立之初,就遭到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尼)的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的抗爭。1600年12月31日,英國商人為了同荷蘭商人競爭而率先成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一年後,荷蘭就緊接著成立了「尼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英荷兩國商人劍拔弩張,直到1623年,英荷兩國才達成默契:荷蘭壟斷東印度群島,英國壟斷印度次大陸。
當時的印度統治者為什麼允許這些「東印度公司」存在呢?原來,西歐商人手中有從美洲掠奪的白銀和黃金,他們可以大量購買印度精美的棉織品和絲織品,這促進了印度出口商品生產的進一步擴大。出口商品的增長還促進了農產品的生產,17世紀中葉,在孟加拉和旁遮普的一些地區,已經有幾十萬農戶在從事出口棉織品的生產了。
西歐商人控制的出口型經濟增加了印度人的就業,使印度人變得更加富裕;臣民們變得更富裕就會有助於朝廷增加稅收,就會有助於統治者政治上的穩定。這就是莫臥爾王朝的國王們不僅容忍了西歐商人控制的出口型經濟,甚至還在1717年允許英國在印度進行自由貿易。這就是17世紀末依然強盛的莫臥爾王朝聽任西歐商人設立「東印度公司」的原因
最初,英國人主要利用東印度公司做生意,慢慢地,東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國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609年續領特許狀時,就取得了五項特權:掠地鑄幣、築城養兵、締結盟約、宣戰媾和及審理刑事民事案件。1613年,英國在印度西部的蘇特拉設立貿易站,不久又在印度東南部的馬德拉斯建立商館,1651年又被允許在胡格利通商。1698年,東印度公司買下了印度3 個村子的包稅權,實際上等於買下了3個村子的領土,其中一個村子就是加爾各答。儘管加爾各答村很小,但其周圍盛產大米、黃麻,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東印度公司在這裡設立了貿易總部,把印度的糧食和工業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回英國,從中獲取了豐厚的利潤。在印度的英國人羅伯特•克萊夫在到達印度後的幾年裡這樣給家裡人寫信:使我能在祖國過上我做夢也想不到的好生活。……我已給姐妹們每人匯去2000英鎊,並將在適當時候照顧弟兄們。我想勸拉斯姐妹儘快結婚,她們沒有時間可浪費。……你沒有必要再當律師……可見英國人在印度掠奪的殘酷性。
英國東印度公司還通過壟斷鴉片、食鹽和煙草貿易等手段牟取暴利。其中,鴉片收入約占公司總收入的七分之一。他們強迫孟加拉農民種植鴉片,再走私運到中國銷售,從中牟取暴利,並使大清帝國從此走向衰落。
From:大都會文化‧時事歷史報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