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裡的維他命D

作者:陳豐偉
最近媒體報導,維他命D是驅動免疫系統T細胞的重要關鍵,如果T細胞搜尋不到體液裡的維他命D,甚至有可能動都不動。這勢必引起科學家與社會大眾對維他命D更高的興趣。

曬太陽就可以活化維他命D產生,但現代人的生活形態,加上對皮膚癌的恐懼、對白晰皮膚的嚮往,讓許多人血液裡的維他命D濃度不足。生育年齡的美國女性,白人有4.2%嚴重缺乏維他命D,非裔美國人則高達42%。雖然我們可以從食物補充維他命D(如深海魚油、蛋黃),專家建議成年人可每天補充200-600IU(依年齡而定),甚至也有研究建議最高安全劑量可達10,000IU。
維他命D的受器分佈在身體各部位,所以維他命D不足跟許多疾病相關。停經後婦女缺乏維他命D會增加乳癌與直腸癌機率;多補充維他命D的嬰兒可減少某些免疫疾病(如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率。維他命D不足會影響鈣質的吸收,所以跟骨質疏鬆的疾病也有關連。許多研究顯示,維他命D不足會讓慢性偏頭痛、女性的慢性疼痛、緊張性疼痛增加。
鈣質是跟情緒穩定相關度最高的營養素,跟鈣質吸收有關的維他命D,自然也跟憂鬱症狀有關。但相關研究並不多,一篇2008 年的文獻回顧只找到六篇夠份量的研究,其中四篇認為憂鬱症狀跟低濃度的維他命D顯著相關。通常補充鈣質時也會順便加一些維他命D,也是因為這兩者會互相影響。一份2009年的研究則顯示,維他命D的濃度,跟老年人的認知功能相關。
不過,維他命D畢竟是脂溶性維生素,攝取過度會囤積在身體內部,造成腎臟、血管鈣化等後遺症。而過度暴露在陽光下也會增加皮膚癌的機率,美國皮膚科醫學會建議要避開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的劇烈陽光,或記得每兩小時擦一次防曬油。
現代中產階級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很焦慮,買健康食品的錢往往比健保費高許多。其實,早上起來曬曬太陽、散散步,自然、健康、均衡的飲食,避免整天待在辦公室不動的生活形態,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如果基本功沒做好,就急著花錢買健康食品,反而是捨本逐末。在我看過的文獻裡,「深海魚油」是影響最廣泛、最正面的營養素之一。同樣的,少吃油炸品、零食,多吃健康魚類,同樣可補充大名鼎鼎的 Omega-3脂肪酸。每天攝取多少維他命D才最適當?目前還沒有很確定的研究結果,各家說法不一。對人類身體來說,任何物質的過與不及通常都不好,人們也只能多注意媒體訊息,適時更新大腦裡的資訊吧。(網路轉載請註明作者名稱並請勿更動內容)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