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入市入股合資,建立歐美高價品牌

美利達工業 及早面對挫折,做對關鍵決策
美利達捨棄購併品牌改採合資方式,不僅順利取得高價品牌的100%生產權,同時參與品牌產品的研發製造,確立研發生產和品牌行銷的專業分工,走上更寬廣的自有品牌之路。
對自行車大廠美利達而言,如金融風暴般劇烈的衝擊,發生在2001年。
From: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

和當時多數本土企業一樣,美利達在代工與品牌之間擺盪:80%的營收來自幫GT/GT Schwinn、Specialized及Scott三家歐美品牌大廠代工;其餘20%則來自以歐洲為主要市場的自有品牌Merida。儘管很想強化自有品牌,卻又擔心代工客戶抽單,始終難以抉擇。要不是迫於無奈,被推到了無路可退的崖邊,或許它永遠不會做出選擇。
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最大的客戶GT/GT Schwinn宣布重整,美利達瞬間失去35%的訂單,還被倒了三億多台幣的應收帳款,隔年EPS(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盈餘)變負值,公司陷入了成立28年以來首度虧損的境地。
其實早在1998年,美利達已從GT / GT Schwinn的財報中讀出敗象。儘管應收帳的天數愈拖愈長,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利達,卻只能企盼「老天保佑」,因為該公司的訂單實在占了美利達營收太高的比例,萬一出狀況,根本沒有其他方式彌補虧損。
但是,老天非但沒有庇佑美利達,還捎來了更壞的消息。
2001年2月的一個中午,正在會議室吃便當的副總經理鄭文祥,接到一通來自美國的越洋電話。「我們撐不下去了,想跟美利達借3000萬美金,」帶來噩耗的是第二大代工客戶Specialized的副總經理,他願意以部分股權和保證採購額度,做為擔保。
同時間,GT/GT Schwinn也釋出訊息,願以30億台幣左右的價格求售,正好約是美利達當年的年營收。
揮別代工,年營收驟跌10億台幣
GT/GT Schwinn是走大賣場通路的低價品牌,利潤低是導致經營危機的主因之一;Specialized則是品牌知名度和銷售單價都名列前茅的高價品牌。要買下GT/GT Schiwnn,還是投資Specialized?對美利達而言,這不只是購併和投資的選擇,更是代工和品牌的十字路口。
代工是速食麵,一生產就立刻回收,但是得每年議價,今年有單,明年不見得有;品牌則是牛肉麵,要文火細燉,一旦成功,就天下盡知。
鄭文祥回憶當年的幾個決策考量重點:從行銷端來看,買下GT/GT Schwinn,勢必要派人去美國接手經營,但代工出身的美利達,並沒有足夠的國際行銷人才;何況,走低價市場的GT/GT Schwinn在美國銷售狀況不佳,新團隊接手後,能否讓這個品牌繼續生存,也是另一個挑戰。
從生產端來看,大陸工廠崛起,美利達陸續把低階生產線移至大陸,導致台灣工廠每年淡季都要放兩個月無薪假。買下GT/GT Schwinn雖然能馬上拿回30%的訂單,但低價品勢必要在中國生產,無法解決台灣人力閒置問題。
反觀高價品牌Specialized,則是台灣生產的主力。投資它,美利達可以保有台灣工廠,專注生產研發,市場行銷則由美國經營團隊繼續掌舵。長期來看,應能產生品牌投資效益,但對短期營收助益有限,甚至還可能導致第三大客戶Scott轉單到競爭對手巨大機械。
儘管如此,鄭文祥當時仍極力主張投資Special ized。他認為,美利達雖然可以輕易地借到30億元買下GT/GT Schwinn,但「那就像是一位年邁的母親,背著一個巨大的嬰兒。母親沒有奶水,但嬰兒食量很大,最後一定兩敗俱傷,」鄭文祥記得,當時他就是用這樣的比喻,向總經理曾崧柱解釋自己的擔憂。
半年後,美利達決定用1 0 億台幣投資Specialized,換得49%股權及100%生產權,並同意自有品牌Merida不進軍美國市場。始終渴望戴上碩士方帽的鄭文祥,缺席了EMBA班畢業典禮,飛到美國抱回了厚厚3大本、近30公分高的合約書。美利達從此揮別「接不到單」的噩夢,但同時損失了GT/GT Schwinn的代工營收,Scott也轉單到巨大,當年度營收狂跌10億台幣。
化壓力為動力,10億投資3年回本
「這是一個『短空長多』的選擇,」鄭文祥分析,Merida就像是物超所值的TOYOTA,Specialized是個多樣少量的高價品牌,彷彿高級奢華的BMW,各自占領自行車的中高階市場。為了順利生產這兩個品牌,美利達從2003年開始推動豐田式生產管理,不但縮短生產流程,減少不確定因素,大幅提高了營運效率;更關鍵的是,Specialized的品牌力量,使得損失代工收入的美利達,得以顫巍巍地重新站起來,就此確立了研發生產和品牌行銷的專業分工,展現出「1+1>2」的綜效。
過去,品牌車從發展概念到做出原型,需時3個月,屬於商業機密期;其後,品牌廠便會向美利達之類的代工廠詢價;接著再由代工廠與零件廠研發、報價。這樣層層轉包下來,一台自行車從概念到生產,需要大約半年。
原廠的商業機密期多半落在第一季,因而就形成了代工廠的淡季。鄭文祥回憶,過去都要等到3月台北自行車展之後,才能確定今年有沒有單。在那之前,員工都只能在廠區裡割草、甚至拔河來打發時間。「連我都擔心會失業,」鄭文祥苦笑著述說當年苦中作樂的複雜心情。
自從與Specialized合作之後,美利達從概念發想期就提早參與,不僅為Specialized省去部分研發人力,也讓生產流程縮短了3個月,讓原本夏天才能上市的新品,提早在4月就開始銷售。
提早上市有很多好處:首先,新品沒有折扣,利潤高,還可以搶占最顯眼的櫃位;其次,因為比其他產品多賣兩個月,所以有足夠的時間來消化庫存,降低了季末大拍賣的壓力,讓商家更願意陳列銷售美利達的商品。
短短1年內,Specialized就轉虧為盈;3年後,美利達就賺回了當初投資的10億台幣。而這場成功插旗頂級品牌市場的關鍵戰役,更是為美利達得以在過去5年內營收成長率平均達23%,奠下了厚實的基礎。
攤開剛出爐的年報,鄭文祥說明美利達的利潤結構:行銷占55%、生產占45%。當年造成營收暴跌的Specialized,如今則是金雞母,2008年EPS達5.52元,其中有3元就是來自認列Specialized的長期投資。若少了品牌行銷,美利達的EPS就只剩兩塊多,和一般代工廠相差無幾。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