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選民反對現任區域立委參選縣、市長聯盟推動

文/楊偉中
全民阻擋落跑立委
距離上次立委選舉才一年三個多月,七個多月後,又要舉行縣市長選舉,問政不滿三個會期的第七屆立委中,許多人「呷碗內看碗外」,正摩拳擦掌準備問鼎縣市長寶座。
政客為自己謀取權位私利,本已是司空見慣,人人習以為常。不過,很少人意識到,區域立委任期未滿就轉換跑道,投入其他選舉,其後果是納稅人將白白支出大筆鈔票,浪費在補選經費、選票補助款等上面,總金額可能高達數億元,根本是肥了立委荷包,卻傷了國家財政,苦了平民百姓。

資深媒體人阮大方和文大教授、知名政治評論家姚立明主持的國會觀察基金會,不約而同的看到此一嚴重問題,決定由國會觀察基金會出面,邀請多位資深媒體人,聯手向社會訴求。
付出龐大經費 徒為立委善後
阮大方是前制憲國大代表、中央日報社長阮毅成之子,曾任經濟日報記者、美國加州論壇報總編輯,當年讓江南遭禍遇刺的《蔣經國傳》便是在加州論壇報上連載。如今他雖然未在媒體專職,長年來往於美中台等地,仍舊關心台灣政情,不時在海內外媒體上發表時事評論。他指出,目前經媒體披露準備參選縣市長的現任區域立委至少有十位左右,而全部區域立委也不過七十三席,比例接近百分之十五。根據阮大方的估算,為了這批立委盤據現職又投入新選戰,政府可能必須支出六筆龐大經費(包括一旦當選縣市長後額外舉辦的立委補選)。更嚴重的是,政客一方面背棄當初對選民的承諾,一方面又視政界公職為囊中物,每每加以把持壟斷,長久以往,新人怎能出頭,人才又如何培育?
創立國會觀察基金會、並擔任執行長的姚立明則指出,原本國會觀察基金會打算針對有意換跑道的立委進行評鑑,但第七屆立委就職僅一年多,成績乏善可陳,實在難以評鑑。而立委甫當選就準備參選縣市長,更嚴重違反責任政治的原理,所以國觀基金會邀請資深媒體人鄭村棋、蔡玉真等,於四月三十日召開記者會,向社會公開說明,希望喚起民眾對此一問題的關注,更將要求兩黨主席不得提名現任區域立委參選縣市長。
除了舉行記者會並向兩黨陳情施壓外,姚立明規畫中的可能行動包括成立聯盟,發動修法,規範民選公職任期未過半不得再度參選,如果這批區域立委吃了秤鉈鐵了心參選到底,也會考慮發動民眾拒絕投票或是投下廢票。
國會弊病叢生 民代肆無忌憚
其實,眾多區域立委打算換跑道參選,還祇是國會亂象的冰山一角。去年一月十二日,經由選舉產生了共一百一十三名的第七屆立委,其中包含小選區產生的七十三路諸侯。經過了瘋狂而毫無憲政法理基礎的民粹式國會減半運動,多數民眾對其利弊並無所知的政黨票與小選區制「改革」,缺乏民眾參與的第七次修憲,以及充滿政治算計、某些立委選區竟比縣市議員還小的荒唐選區畫分,本屆立委在產生之時其實就有不少爭議。
席次減半後的國會,人數變少而相應的是權力與影響力倍增,但是一年多過去了,第七屆立委中,有人因涉嫌賄選而被判當選無效,有人具雙重國籍而遲遲不願面對,還有多人涉及弊案被起訴。更重要的是,在許多民眾眼中,國會缺乏建樹,毫無改革氣象,陽光法案的修訂不是動彈不得,就是大打折扣,還有立委準備提案自肥,讓身兼諸多事業的立委還能夠提領退職金。「改革」後的國會裡,打架謾罵沒有少,言行乖張的也不乏其人,既達不到原來設定的改革目標,許多選區更牢牢被派系、家族把持,成為土豪割據的地盤。
國會理應是代議政治中申張民意的機關,不應變質為踐踏民意、攬權自肥、寡頭壟斷的怪獸。如果間接民主流弊叢生,那直接民主和公民監督的機制就必須啟動。然而,民眾的冷漠、罷免的高門檻、媒體監督力道的衰退、現有進行國會監督的社運組織不是公正性令人懷疑,就是仍未臻健全,這都使得國會運作無法真正攤在陽光下,也讓這群落跑立委肆無忌憚。韓國社運團體曾發動落選運動,根據嚴謹的標準,如貪瀆、議事紀錄、反人權、反改革性法案、道德資質等,提出「落薦」(反對政黨加以提名)、落選的名單。二○○○年的運動中,提出了八十六個落選名單,最後成功讓五十九名參選者落選,落選率達百分之六八點六,在首爾地區更高達百分之九十五。韓國能,台灣能不能?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156期】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