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一甲子 回顧劉國松

文/劉璞   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
畫作被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及美術館典?
從「現代水墨畫先驅」到「當代水墨畫之父」,劉國松奮鬥超過半個世紀,而他繪畫的歲月,從中學時代開始至今,則超過六十年了。三月中旬起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宇宙心印│劉國松繪畫一甲子」大型回顧展的劉國松在面對眾多觀眾的開幕致詞時,難掩興奮。自一九六六年,當年卅四歲的劉國松榮獲美國洛克斐勒三世基金會兩年環球旅行獎以來,足跡幾乎踏遍全世界,作品更被全球五十多個國家級美術館典藏,然而,他最開心、也最在意的是在台灣這個他成長並安身立命的土地上舉辦他一生心血成果的個展。

劉兆玄肯定有加
與劉國松是多年好友、一向尊稱劉國松為「劉大哥」的行政院長劉兆玄,參加「宇宙心印」開幕致詞表示,每當看到氣勢壯觀的景色時就有一種感慨,但無論繪畫或攝影都很難全面捕捉其壯麗,現已有三六○度的高科技電影以不同視點呈現,而劉國松的繪畫卻更勝一籌,「他以抽象畫表達無窮盡,不但做到多視點,而且更提高視點,例如他的太空畫。」劉院長說。
一九六八年美國阿波羅號太空船升空,從外太空傳來地球的畫面,那是人類第一次從外太空看地球,人類的視野從地球提升到宇宙,時值卅六歲的劉國松受到啟發,畫出了他的第一張太空畫「地球何許」,隨即參加當年美國主辦的「主流藝術國際美展」,並榮獲「傑出畫家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特別提到,劉國松的太空畫具有劃時代意義,他的視野與成就既是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
謙稱曾經摸索、學習一段時間繪畫的劉兆玄,讚嘆劉國松的繪畫表達了兩個面向的革命性:其一是技巧面,例如他的多視點、高視點,以及創新紙張、筆墨用法等,改變傳統國畫的風貌;其二是意境上,他歸結說:「劉國松繪畫的意境從山水走向宇宙,由繪畫走向哲學」。
沒想到日理萬機的行政院長對於劉國松的繪畫了解甚深,讓現場佳賓都刮目相看,顯然寫過武俠小說、又開過畫展的這位院長有文化底子,也不愧是名畫家的老友,必然切磋過畫藝,當日在場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漢寶德隨後致詞就說:「劉院長不但會做官,還會藝術評論。」
漢寶德備極推崇
漢寶德與劉國松從一九五九年起同在成功大學建築系擔任助教以來,就結為好友,半世紀的相交相知,情誼深厚不在話下,「儘管不常見面,兩人卻沒有隔閡。」漢寶德說。不過他話鋒一轉,卻指出劉國松「會畫、會說、又會寫,我們都比不過他。」
能文擅畫,辯才無礙,是劉國松的一大特點,放眼藝壇,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做為一個專業畫家,又說又寫,雖是長才,卻容易產生爭議,甚至引來「說得比畫好」的嘲諷。劉國松從師大美術系畢業創立「五月畫會」以來,一直就是一面畫畫、一面舌戰群雄,同時又寫短評、專欄,行有餘力,又著作論述不輟,半個世紀累積下來的文字也洋洋灑灑數百萬字。「他就是太好辯!」劉國松夫人黎模華一針見血地說。正是因為「好辯」,帶給劉國松不少麻煩,他還奮不顧身與人打筆戰,最有名的莫過於一九六一年與時任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的徐復觀針對現代藝術的議題交戰,這場由劉國松點燃的筆戰,在藝文界沸沸揚揚,其範圍、層面不斷擴大,隨後更多專家學者加入,形成當年一大盛事。
深入了解劉國松的人,相信會引用孟子的名言:「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為他辯解。劉國松向來勇於創新,半個世紀前的台灣社會,在任何方面創新都意謂著大逆不道,即使是必須講究個人獨特面貌的藝術亦然。從大學時代開始,劉國松不但與一直走不出印象派畫風的台灣油畫界奮戰,更與故步自封的國畫界對抗;他不但喊出了「革中鋒的命」,甚至乾脆「革筆的命」,他也以身作則,嘗試使用各種前人不曾使用過的筆來畫畫,例如用刷砲筒的刷子;至於紙張,他也具有神農嚐百草的精神,作畫初期至少試驗過四百多種紙,卻都不滿意,後來乾脆研發紙張,發明了後來被美術界命名的「劉國松紙」,他以「畫」狂草的筆法在這種粗筋棉紙上以刷砲筒的大筆揮灑,氣勢磅礡,等墨跡乾透之後,他再用指甲費心地將紙筋撕下,由於紙筋不易吸墨,原本藏在紙筋下的部位就會留下白紋,造成特殊效果的留白,有如國畫中的皴法,劉國松命名為「抽筋撥皮皴」。諸如此類的創新實驗在今日看來都非常大膽而前衛,更何況時光倒流四、五十年。
畫壇老頑童
開幕當天也上場致詞的文建會副主委張譽騰形容「劉國松是畫壇老頑童」,曾經與劉國松是台南藝術大學同事、鄰居的他說:「從年輕時代開始,劉國松就一直在做實驗,而且總是從一個框框跳到另一個框框。」這的確是深識劉國松者中肯的評語。劉國松不但愛跳框框,事實上,「畫框」從來就無法限制他。他年輕時血氣方剛,既是畫壇急先鋒,也是直言不諱的大砲,這種個性經常得罪人,害黎模華總是在一旁擔驚受怕又受氣。書香世家出身的黎模華從小庭訓就是與人為善,而六歲時父親就抗日陣亡的劉國松卻是天不怕、地不怕,尤其是藝術上的見解與作為,勢不盲目趨附潮流。常戲謔劉國松「不會做人」、「沒家教」的黎模華,其實口直心快的程度不在丈夫之下,她會在朋友面前損劉國松,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點訝異,但與他們相處久了,就會發現這是他們夫妻傳達恩愛的方式。不論黎模華如何嗔怪劉國松,他從來不生氣;觀念守舊的黎模華一向認為在他人面前誇讚丈夫「很噁心」,於是乎,她用力地責罵,絕不護短。
抽象畫的傳教士
罵歸罵,其實黎模華還是最了解劉國松的人,而且反映了「愛之深,責之切」。他們結婚至今四十八年來,黎模華儘管不客氣地在人前責怪劉國松,但實際的行為卻在在證明她最支持丈夫,而且無論是物質或精神上,例如劉國松未成名前無論生活如何困苦,她從不要求他放棄畫畫,或者轉行、兼差,這與很多畫家太太就有很大不同;她甚至努力工作貼補家用,好讓劉國松專心畫畫,當劉國松想要出畫冊,她就二話不說,把自己的積蓄加上標會,全數交給劉國松支配。
對於劉國松的創作,黎模華倒很少發表意見,她謙稱自己不懂藝術,但她形容劉國松是「抽象畫的傳教士」卻貼切又傳神,也足以證明「知夫莫若妻」。回顧劉國松自創立五月畫會以來,為了宣揚抽象畫,總是義無反顧,即使如今已坐七望八了,只要有年輕畫家想要舉辦展覽,他也樂意奉陪,從沒有端過架子,這也是與其他資深畫家非常不同之處。
漢寶德曾經形容劉國松是「富革命性的傳統畫家」,劉國松最初不以為然,認為自己從年輕時就在搞抽象畫,這是最前衛的藝術,也一直以「革命性畫家」自許,怎麼變成「傳統畫家」呢?不過,現在卻發覺可以接受了,因為他不但一直沒有離開筆與墨,更重要的是繪畫精神內涵上也沒有偏離中華文化。評論劉國松是六○年代以來「台灣水墨畫領導者」的成功大學教授蕭瓊瑞認為,劉國松也是唯一影響力擴及香港、中國的台灣畫家;至於在美術史傳承上,劉國松的藝術脫離傳統的制約,卻同時保留傳統的意境。國家文藝基金會董事長黃明川則透露,劉國松在去年榮獲國家文藝獎時,所有的評審都承認「劉國松本身已在歷史留下地位」。
美術館收藏畫作 華人第一人
誠哉斯言!從事創作已達一甲子,作品為全世界最多美術館收藏的華人藝術家、海峽兩岸三地公認中國水墨現代化第一人的劉國松,再多的獎項對他而言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他早已用繪畫成就自己的生命。劉國松曾經誇下豪語:「要畫到一百歲!」他的國命軍遺族學校的老校友、資深新聞人傅達仁為此加了下聯,而成為:「畫到一百歲,全球都陶醉。」
這是最好的賀禮。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 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4月號-第384期】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