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惠如 攝影.陳德信
內定內政部長廖風德猝逝,新任衛生署長林芳郁建議,全體閣員做健檢。
全台灣各級醫院其實都在拚健檢,像拚軍備般的拼設備、拚裝潢,也拚服務。
很多企業也在為員工拚健康,而且愈是高階、資深,拚愈多錢。
只是當你付出時間、金錢做檢查,得到的真的是健康嗎?
如何選擇健檢最明智?《康健》整理一套簡單到連猴子都會選的項目表,助你做決策。
From:康健雜誌
「他們為什麼要把爸爸裝進袋子裡?」廣達電腦處長柳台生的妻子在媒體前描述葬儀社將柳台生遺體搬上車時,年幼的小女兒天真話語令人心碎。
柳台生加入高級健檢診所會員,3年花了120萬元,從未接獲肝癌的警訊,直到腹痛就醫,才知已是肝癌晚期,半年後離開人世,正值壯年的42歲。
某醫學中心以巡迴檢查車到師大附中胸部X光檢查,報告指出於老師一切正常,不料隔年於老師咳嗽不止進另一個醫院檢查,診斷出肺癌三期,且有淋巴轉移。
於老師罹癌消息震驚校園,校方要求醫院全部重新檢查,不料除了於老師外,又有5名老師發現需要複檢,「怎麼差那麼多?」多位附中老師與台北市教師會表達強烈不滿,向市議員陳情,召開記者會希望討回公道。
一家中小企業每兩年為員工辦理健檢,福委會也認真地要求將近十家健檢單位提供資料,比項目、比價,也實地參觀後,擇定一家知名健檢診所。
但健檢過程令人傻眼,結果令人驚嘆。有人驗完血,排在後面的同事卻沒看到他的試管。腹部超音波時,只拉上簾子,排隊前後的同事都尷尬地知道彼此有沒有脂肪肝。
檢查後,健檢診所打電話來說有人X光片掉了,要求重照;有人檢查報告中全漏了尿液檢查結果。
這些缺失或許可以當作同仁間茶餘飯後抱怨的小話題,但悲劇發生了。
一位四十出頭、精壯的男同事,在打籃球時被撞腹痛不已,送醫後發現肝癌三期,腫瘤已經7乘11公分大,但健檢當時竟都未發現異狀。
雖然積極治療,開刀後不久,癌細胞已然轉移至肺部,又再做檢查,展開漫漫的治療長路,只好黯然離職。
大家一再被宣導健康檢查的重要性,大家也真的付出金錢、時間去檢查,心中圖的,不過是從一堆數字中,獲得「我有沒有病」的保證,但無奈的是,孩子依舊失去心愛的父親,公司還是失去珍貴的員工。
全台灣醫院拚健檢
自從健保緊縮後,全台灣的醫院為了補貼收入,全力拚健檢。從北到南,由醫學中心帶頭,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到診所都極力行銷健檢,因為每賺一元是一元的自費健檢是醫療市場的藍海策略,「健檢是健保逼出來的,」新光醫院健康檢查中心主任呂志剛坦白地說。
新光醫院光健檢收入已達醫院自費收入的兩成,醫院總收入的8%,是醫院的金雞母,新光沾沾自喜「全台最大的健檢中心」,其他醫院也羨慕不已。
台灣健檢還創下世界奇蹟,就是將健檢儀器當軍備大戰一樣開打。
國際上大多用來臨床診斷、分期的PET(正子造影)、MRI(核磁共振)、PET/CT(正子電腦斷層)、立體動態電子束掃描儀(EBT)、高速多層次電腦斷層攝影(MSCT,CT64)、超高速磁場磁振造影(3T MRT)等高科技儀器,都被台灣用在健康的人身上。
開啟高階健檢戰役的榮科醫學影像中心資深顧問鄭慧正回憶,9年前他首創世界先例,特地飛去德國西門子總部說服MRI機器用在健檢上。
也因為健檢服務的是健康人,許多健檢單位也強調「七星級」服務。秀傳醫院彰濱院區高階健檢不僅在網站上,開闢專用的Skype與專人直接對談,高階健檢樓層的護士更是精挑細選,「比照空姐級,」營運中心高專朱玉珊說,他們更委託華航訓練服務,護士微笑只能露出8顆牙齒。
北部一家醫學中心的健檢部門也精挑美女級接待人員與護士,「要讓客戶看到她們的容貌、微笑就自動把抱怨融化掉,」一位醫生透露。
只是,到一家餐廳吃飯,我們可以分辨哪裡產品低劣,哪裡服務散漫。但在醫療體系中,大部份的我們都不能判斷哪些程序有意義,哪些又是不合理,哪些儀器不精準、哪些檢體外包並非在眼前的醫院做、哪些穿「白衣」的是不是真的醫生?只能乖乖的禁食、抽血、驗尿,一關接著一關。
怕的是,魔鬼藏在看不到的品質背後,慘痛的代價卻要由你我和家人共同背負。
員工健檢已佔台灣整體健檢市場的一半,和10年前都是個人來健檢大不相同,聯安健檢診所副院長曾碧娟指出。
但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調查勞工健檢品質,實地訪視發現,部份健檢醫院委託外面的檢驗室做檢驗,但委外單位並沒有通過衛生署的評鑑。而且,醫院委外的實驗室巡迴健檢回來的檢體採取、運送作業流程不當,「檢體沒有冷藏,溶血溶成一片,」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副所長陳秋蓉形容。
有些僱主為避免延誤生產、節省工時,會採用醫院派來附有健檢儀器的健檢車來巡迴健檢,但檢查量過大,一向是造成健檢品質低落的原因,巡迴健檢的檢查量是到院健檢的1.8- 2倍,「有的醫生、護士一做兩天兩夜,昏天暗地,」陳秋蓉說,這樣情況下,會有什麼樣的品質,不言可喻。
你能辨別誰在做超音波掃描嗎?
驗完血、抽完尿,檢體送到實驗室。但台灣沒有相關法源規範檢驗儀器及實驗室品質標準,各家醫院使用不同儀器、不同檢驗試劑,每家醫院各項檢驗的參考值也都不盡相同,同一個人去不同家醫院健檢,得到的數據都不同,網路上還在流傳哪家醫院的標準值最鬆;甚至儀器的新舊、維護與否都會影響品質。
一家知名健檢主管遣人拿來一張試紙說,還有健檢單位為節省成本,將試紙剪成4份來檢驗尿液,由於試紙接觸面積減少,準確率大受影響。
房子蓋不好,問題可能出在工具上,也可能出在木匠上。「健檢不應該只是檢查而已,」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說。
訓練和資格是個問題。「穿著白袍的就是醫師嗎?」一家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透露,很多健檢中心是用醫技士,而非醫師來做超音波掃描,他們會不會判讀,來做健檢的人無從分辨。
就算是專科醫生,醫生沒有時間細看,也是問題。
許多健檢都標榜當天得知所有結果,「這房間有什麼?」長庚醫院基隆分院放射診斷科主任吳冠群環視房間一圈說,「讓我看1分鍾,和看30分鍾當然不一樣,」他不解地說,「明明是健康的人,為什麼要這麼急(著看報告)?」
然而,除了種種影響健檢品質的因素外,更有至今醫學發展的限制,檢查並非如我們想像的那樣神奇有效。
有些檢查方法本來就敏感度不高,找不出真正罹病的人,像癌症指標大多不靈敏,或是正確篩檢出沒病的比例較低,讓有病的人得不到警告,無病的人反受無謂的折磨。
難纏的肺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美國癌症研究院網頁上開宗明義地說:「發現肺癌不會讓你更健康,也不會讓你活得更久。」
這是因為肺癌的篩檢本來就困難,並非所有的篩檢都有用,而且多數都是有風險的。
一個有名的實驗是美國梅約醫學中心花了5年請1520人接受電腦斷層的肺部檢查,結果在1118人身上都只發現肺部的結節,其中68人診斷為肺癌,而且只有17人才屬於肺癌一期,其他已到中、晚期,效益有限。
健檢中大腸直腸癌的篩檢工具也不理想。一般健檢都用糞便潛血和血清CEA值做為篩檢大腸直腸癌的工具,但台北榮總於2005年收集了1404位接受一般健檢的病人的試驗值發現,糞便潛血用於篩檢大腸直腸疾病的偽陰性(有病卻測為沒病)高達85.6%、血清CEA值則高達84.6%。
若非心臟專科醫師,心電圖也是很難判讀。在許多健檢套餐中,靜態心電圖檢查方便、效益高、不具侵襲性,已成為健康檢查必定納入的項目。然而當客人沒有癥狀,健檢總結的醫師很難評估心電圖各項異常意義與轉診時機。
採訪一位醫學中心的心臟內科主任時,這位主任又看到一名拿著健檢報告書而來的病人,忍不住抱怨說:「光做這些健檢轉來的病人做都做不完」,這病人健檢結果心電圖異常,來掛號後續追蹤,但醫生也只能讓她再加做運動心電圖,但也沒有具體發現。
本身是心臟專科醫師出身的美兆健檢總院長宋丕錕判斷,由於心臟疾病非同小可,總結判讀的醫師若非經驗豐富的心臟專科醫師,很可能將所謂的「異常」都傾向轉診。
只是後續的追蹤得到的答案多數是:「再追蹤」,花的卻是全民買單的健保費用。
高階健檢儀器是否安全?
況且,檢查結果異常,現行醫學也不一定要治療。
人體本來就是有無數個小腫瘤,芬蘭的醫學專家曾經將死於其他病因的病人遺體以每0.25毫米取出一片切片檢體的方式,置於顯微鏡下觀察,結果發現有36%的人身上有惡性腫瘤。這證明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癌細胞存在於絕大多數人身體的某個角落,即使你身體處於最佳狀況也是。
基隆長庚放射診斷科主任吳冠群,遇到病人檢查出良性腫瘤總是問會不會變成惡性?吳冠群掩不住疲憊說,「你要怎麼回答?我只好指著我手上這塊皮膚,它現在看起來好好的,但它未來會不會變成惡性,我也不知道。」
更是很少人談論到這些機器放在健康人的身上的風險。去年一份發表在《新英格蘭期刊》的研究指出,美國有2%的癌症是因為做了電腦斷層、大量接觸輻射線而來。「一次電腦斷層掃描就導致一個人罹患癌症的機率不大,但我們非常擔心長期累積下來帶給公眾健康的危害,」哥倫比亞大學放射腫瘤學教授霍爾(Eric J. Hall)說。
高階健檢雖然高貴,一樣有風險。
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西奈山醫學中心、俄亥俄州立大學合作研究,利用64切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掃描放射線暴露量,也許會增加一輩子罹患癌症的風險。
事實上,不只台灣,健檢的利弊得失,國際上也興起聲討聲浪。
「每年一次健檢既費錢又費時,對健康沒有直接的益處,還可能得不償失,」這個發表在《內科學文獻》的研究,引起美國各大媒體如《時代》、《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重視,爭相報導。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曼赫羅卓(Ateev Mehrotra)說,人們常將「預防性健康檢查」與「預防性的醫療照顧(preventive care)」搞混。
乳房攝影、抹片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PSA testing)都被認為是預防性醫療的常規檢查,這些檢查有明確的科學證據支持,對病人也很重要。
但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與蘭德公司查閱美國政府2002- 2004年體檢資料後,發現八成的預防性的醫療照顧,都發生在病人因為各種不同原因去門診時,而非健檢。
這表示,病人即使因其他因素去看門診,只要第一線臨床醫師負起預防醫學的責任,如要求病人控制體重、去做抹片等,都比毫無目的全身掃一圈有用。
曼赫羅卓甚至認為三分之一的全身健康檢查都是沒有必要的。他說,不要小看抽血、驗尿,只要這個步驟出錯,接下來就帶來許多後續評估,浪費的是整體的醫療資源。
也有人批評,健康檢查是在操弄那些「擔心健康的健康人(worried well)」。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也指出,美國人太熱中癌症篩檢了,而不考慮誤判檢驗的機率,造成不必要的醫療。在此研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曾經至少有一次篩檢誤判的經驗。
研究人員舒娃茲(Ann G. Schwartz)認為,這種想要得知自己會不會得癌症的熱情,會導致過早使用檢查。例如全身斷層掃描只能提供很少或不科學的數據,這種檢查方法還沒有得到任何專業機構的背書。
德國聖安東尼醫院內科醫學中心前主任郭柏林認為:「健康檢查不過是可有可無項目的大雜燴,」他認為,這些服務不僅可疑,「有些甚至還有害。」德國聯邦醫師公會會長霍伯(Jorg Dietridich Hoppe)也擔心德國醫生的商業手腕,甚至指責其中若干人是「詐騙者」。
從健檢問市以來,必要與否的辯論在歐美持續不斷,除了專家反省健檢價值,當然也有專家贊成每年定期健檢,「畢竟這是一個討論身體所有事的機會,」渥太華大學家醫科教授霍格(William Hogg)說。
健檢是預防醫學的一部份,消費者最低的期盼是,健檢能依據合理性,而非經濟利益,要求品質。
你錯了,檢查沒那麼神
期望和現實究竟差多少?你期望檢查可以發現早期疾病,你期望檢查異常可以改善健康,但真實世界可能令你失望。
英國皇家病理學家、臨床生化協會及獨立政策研究團體PHG基金會鑑於媒體和廣告不斷鼓吹沒有症狀、沒有理由的健康人透過檢查發現未來會得什麼病,「希望在症狀發生前逆轉疾病」,另一方面健檢單位更保證立即有結果、有用的訊息、安全,會很多人帶著困惑和焦慮走向健檢,有時還會接受不需要的醫療程序。
於是他們共同撰寫、編輯《合理的檢查(Making Sense of Testing):為什麼掃描和健康檢查對健康人不一定是個好主意?》希望幫助民眾瞭解:檢查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參與這項準則撰寫的家醫科醫師麥卡妮(Margaret McCartney)認為,「人們沒有得到公平的資訊,不知道缺乏證據的篩檢應該是有害還是有益。」
這本準則基於科學基礎,而揭露以下誤解:
- 誤解一、檢查可以發現是否有病,也可以預測將來是否會生病。檢查可以給你有(yes)或沒有(no)的答案。
事實:多數的檢查都不是設計來給健康的人。多數的檢查並不能準確預測人們會不會得某種疾病,即使你是病人,檢查都不一定可靠。
例如,接受腫瘤標記(biomarkers)的檢查,作為癌症的篩檢在特定的族群雖有些價值,但準確度卻相當不一致。醫生目前所做的多數檢查,都是為了發現已經出現的某些問題。如果你沒有任何癥狀或理由,而希望知道對特定疾病的特定風險,大多數的檢查都不是設計來使用於這種狀況。
- 誤解二、檢查就是檢查,從檢查得來的資訊都是有用的。
事實:很多檢查都沒有研究根據或適當的標準。很多醫療機構會鼓吹新型的檢查,這些檢查當然可以測量,但這些檢查並沒有被要求研究效益。檢查常使用私人實驗室,並不能保證檢測的品質,檢查單位也未負責呈現檢查的科學證據。
- 誤解三、「異常」代表身體哪裡有問題,我應該問醫生接下來我該怎麼辦。
事實:檢查只是診斷的一部份。檢查能發揮效益,通常是在高度懷疑身體某些部份出現狀況,多數的檢查都是被用來幫助症狀的診斷或治療,或篩檢高危險群。若不在這個邏輯下,檢查無法解釋健康、且非高危險群的人的結果含意。檢查只能回答你要問的問題,不能解釋一個人身體所有的因果關係,即使是影像檢查也是拼圖中的一、兩塊拼圖而已。
- 誤解四、檢查是無害的,檢查可以早期阻止罹患疾病。
事實:檢查可能有害身體,尤其是正常人。有些檢查更有直接的風險如感染和輻射的暴露。而且所有的檢查都可能將陰性檢查成陽性,陽性檢查成陰性,導致更多不必要的檢查或治療。檢查在某些情況出現症狀前早期發現疾病、有更好的存活率,但這種說法常是過度誇大。
「人們知道藥物有副作用,檢查當然不同於藥物,檢查是讓沒有病的人還硬吃下副作用,」英國國家健康保險系統(NHS,相當於台灣的健保局)知識長葛雷(Muir Grey)說。
最後這本書警告消費者,接受沒有科學評估的檢查、掃描、全身健康檢查,「隱藏的(hidden)」的疾病花費是1000英鎊(約新台幣6萬元)。
健檢篩檢得出慢性腎臟病嗎?
台灣發生率、盛行率排名世界第一的末期腎臟病已然是新國病,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指出,150萬腎臟病人口中,九成渾然不知自己罹病,透過健檢早期篩檢無疑重要。
但台中榮總腎臟科主治醫師吳明儒研究15,817人的在體檢中心的資料發現,以肌酸酐指標被認為是正常的人,如果再以目前腎臟科極力推廣的腎絲球過濾率的計算公式(Cockcroft-Gault,CG)再計算一次,會發現2054人事實上已經是慢性腎臟病的第三期(共分5期),高達13%。
若從另一個健檢常見的指標──蛋白尿來看,已經3- 5期的腎臟病人,只有不到24%的人出現蛋白尿,換言之,若只用尿液檢查來篩檢腎臟病,就可能超過四分之三的慢性腎臟病人會被誤認為正常。
更驚人的是,正因為這些慢性腎臟病人被視為「正常」,在體檢過程中採用有腎毒性顯影劑,電話追蹤後發現18人急性腎衰竭。
目前醫學中心裡只有高醫與台中榮總的體檢中心,採取腎絲球過濾率作為腎臟功能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