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政府農業發展政策需要,銷售未經加工之生鮮農、林、漁、牧產物、副產物或農民自產自銷農產品免徵營業稅;個人從事自力耕作、漁、牧、林業所得,其成本及必要費用按收入之100%計算,爰請農民銷售農產品時據實開立收據交予購貨之營利事業作為入帳憑證,不須擔心因銷售收入高低而影響免稅權益。
配合政府農業發展政策需要,銷售未經加工之生鮮農、林、漁、牧產物、副產物或農民自產自銷農產品免徵營業稅;個人從事自力耕作、漁、牧、林業所得,其成本及必要費用按收入之100%計算,爰請農民銷售農產品時據實開立收據交予購貨之營利事業作為入帳憑證,不須擔心因銷售收入高低而影響免稅權益。
by 上下游記者林慧貞上下游記者林慧貞 on 2016 年 03 月 28 日 in 農學堂
以往農業都被認為是「自力耕作」,不必繳稅,但知名雞蛋大廠石安牧場,上個月被最高行政法院判定有營利目的,須繳「營利事業所得稅」,經由判決書,外界才得以知道,原來石安牧場年營業額上億,淨利千萬,聘僱員工40多人,通路包括統一和好市多,這也是財政部課稅的主要依據。
自力耕作和營利目的的紅線在哪裡,以往就曾引起論戰,隨著石安牧場事件和大型農企業的出現,這條線已沒有模糊空間;財政部曾在本月16立於法院表態,只要有僱工,就不算是「自力耕作」。但若以此為標準,恐衝擊九成以上畜牧業,目前財政部和農委會仍在開會協商,最快下月中有結論。
到底這條線該怎麼劃,外界有許多不同答案,石安牧場的判決勢必成為重要參考依據,上下游找出石安牧場判決書,透過這個指標性案例,釐清農產課稅的爭議。
【三立新聞/記者陳君傑、光申鈺、高子堯/台北報導/2020.03.31】
國內第277名確診、觀光局高官之子20日從菲律賓返台,卻因為駐機場員工去接機、喝咖啡,導致基層員工和5歲的小兒子都確診。但這名案277月初曾在菲律賓發燒住院,還服用類固醇等藥物退燒。有醫師抨擊,如果病患隱瞞了用藥史,即便有往前追溯「14天」的健康聲明,但追蹤也沒什麼意義了。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即時報導/2020.03.31】
觀光局主秘林坤源捅出防疫大破洞,害觀光局職員跟五歲兒子雙雙確診住進負壓隔離病房。本月20日,觀光局派駐在桃機旅服中心主任張維庭找日前確診的下屬「案269」赴桃機二航廈C4下機口,迎接從菲律賓返台的林坤源兒子,還一路陪同入境通關、三人近距離喝咖啡等林開車來接兒子。今天下午林、張兩人受訪口徑一致強調沒有「接待」,撇清責任。
案269透過手機看到報導情緒激動不已,友人忍不住跳出來為他抱不平,不滿觀光局官官相護,也代其發聲一一戳破林張謊言。
最近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