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介紹
今年的小暑節氣是從7月7日到7月21日,此時人體陽氣在外,脾胃空虛,飲食要尤其注意,清淡溫軟,少吃冰飲冷食,並不可太飽,避免腹瀉,損耗氣血。善養生者,此時節遠聲色,多恬靜休息,增加午睡。
小暑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養生之日,叫「初伏」,今年入伏是7月13日,之後每十天是一個伏日。正是寒性體質調養的大好時機。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反覆感冒、心絞痛、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腹瀉、凍瘡等。將這些冬天好發、陽氣虛弱的疾病於未發病而陽氣旺盛的夏季進行治療和調養,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到中醫院去做三伏貼、三伏灸等治療。
濕熱體質小暑飲食小貼士
- 適宜:玉米、黃花菜、土豆、竹蓀、黑豆、冬瓜、鰱魚、豇豆、四季豆
小暑時節,濕氣較重,濕熱質一定要健脾祛濕,以免濕邪久積而化火,加重體內濕熱,導致濕疹、尿黃尿痛。多吃些能健脾、祛濕利水之食,如空心菜、玉米、黃花菜、土豆、竹蓀、黑豆、冬瓜、鰱魚、豇豆、四季豆等。
小暑要 「減苦增辛,以養肺氣」,多吃些味辛的食物,如胡蘿蔔、油菜、薄荷、心里美蘿蔔、水蘿蔔、菜心等,但不是辛辣的湘菜、川菜,以免過於辛辣而增加火熱之氣。 - 少吃:酒,辣椒,雞肉,海蝦,驢肉,冷飲、肥膩、夜宵
夏季祛濕熱的首要做法是不飲酒,少吃辣椒、雞肉、海蝦、驢肉等溫補食物。除此之外,應慎食肥膩,不吃夜食,不可多吃生凍之物。冰凍西瓜、啤酒、冰激淋、汽水等;夏季的夜排檔、麻辣海鮮、燒烤儘量不吃,以保護脾胃。通常溫茶比冰飲更解渴,因為能幫助人體散熱,不同於冰飲閉郁了陽熱。 - 忌吃:韭菜、羊肉、雁肉、羊血、動物肝臟、豬心
《千金方》曰:「勿食韭,令人目昏。勿食羊肉,勿食野鴨鶩鳥,勿食雁,勿食茱萸,傷人神氣。勿食脾,乃是季月,土旺在脾故也,俱宜戒之。」《云笈七簽》曰:「勿食羊血,傷人神魂,少志健忘。」《千金方》曰:「四季之月土旺時,勿食生葵菜,令人飲食不化,發宿病。」《遵生八箋》「四季月勿食肝。」《金匱要略》「夏三月不可食豬心,恐死氣犯我靈台耳。」
濕熱體質小暑運動小貼士:出汗,海水浴
盛夏,濕熱質應抓緊時機多出些汗水,可以排除體內多餘的濕氣,改善體質和皮膚。運動的時間最好在清晨,若實在不能早起,傍晚小運動45分鐘也是可以的,以運動後舒暢出汗為好,但要避開風雨雷電天氣。入伏後北方的海也可以游泳了,濕熱質很適合到海水中游泳,海水中鹽和礦物質對皮膚有益。即便沒有優美泳姿,僅僅在水中漂蕩的舒適感就可以令身心放鬆,對改善體質也有益。
濕熱體質小暑起居小貼士:汗後避免冷水,通風防空調病
《養生仁術》曰:「勿專用冷水浸手足,防引起狂邪之風犯之,令人瘋病,體重氣短,四肢無力。」 即便你感覺再熱,也不要用冷水泡手腳;並且,出汗後不要立即洗澡,尤其是涼水澡,冷水會令毛孔收縮,熱反倒郁在體內,而且血液急速回流至心臟,還能增加心臟負擔,直接引起抽筋,腹瀉,同時這將為以後的過敏、心臟病、皮疹膿包等留下隱患。常用空調的房間要經常通風,溫度也不要太低了,以不感覺熱為宜,避免「空調病」。
濕熱體質小暑情緒小貼士:以靜制煩
夏天裡人的陽氣雖足,卻容易外洩;加上睡眠不足、出汗多,更容易導致濕熱質心情煩躁,情緒失控,頻繁發生摩擦或爭執的現象。所以調節好情緒是關鍵,以靜制煩最好,每天上、下午閉目養神十分鐘,使心氣平和;收錄機、電視機的音量小些,說話也溫和婉轉,避免長時間呆在吵雜的地方。總之,「心靜自然涼」。
濕熱體質小暑茶飲小貼士:四豆湯 |
取綠豆、赤小豆、黑豆、白扁豆各適量,生甘草10克,煮沸涼後代茶飲。 綠豆解毒祛火,赤豆祛濕,黑豆補腎,白扁豆健脾利水。此湯營養豐富,味道甜美,既可補充水分,又能清暑解渴。 |
此文章內容不適用於孕婦及南半球用戶
From:活法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