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體質夏至節氣的「活法兒」-夏至

夏至節氣介紹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的白晝最長,陽氣最盛。夏至後天氣越發炎熱,雨水也日漸增多,避免出汗後吹冷風,及時更換汗濕衣物。飲食宜清淡,增苦減酸,養肝腎,降心火。保持情緒愉悅,減少嗜欲,定心氣。

濕熱體質夏至飲食小貼士

  • 適宜:穿心蓮、鴨肉、冬瓜、海帶、綠豆、絲瓜、空心菜、綠豆芽
    夏至一陰生,腸胃空虛,飲食要溫暖柔軟。粥湯類即容易消化,也可以補充夏季高溫流失的津液,鴨肉、豬骨、羊腎、海帶、玉竹、沙參、綠豆、藕、絲瓜、枸杞都可以用來煲湯,有滋陰之效。同時濕熱質容易上火,要多吃些符合此節氣養生之道的苦味食物,以平抑過旺的心火,可以改善失眠多夢、口舌生瘡等問題,如苦瓜、穿心蓮、蓮子芯、苦菜等。空心菜、綠豆芽、甘藍、冬瓜、扁豆、薏米等清熱利濕也很適合這個節氣吃。
  • 少吃:肥膩、油炸、冰鎮飲料、冰鎮瓜果
    「夏至後,秋分前,忌食肥膩、餅臛、油酥之屬,此等物與酒漿瓜果極為相妨,夏月多疾以此」。此時脾胃不暖,消化能力不佳,儘量少吃肥膩和硬物,不要飯後立即喝冰鎮飲料、吃瓜果,容易引發上吐下瀉的問題。
  • 忌吃:韭菜、獐肉、鹿肉、馬肉、大白菜、鯉魚、沉水的甜瓜、豬心
    《金匱要略》云:「勿食韭菜,令人乏力,損目。」《千金方》云:「勿食獐鹿馬各獸肉,傷人神氣。」《歲時記》曰:「勿食菘菜(即大白菜),發皮膚風癢。」《千金方》曰:「五月勿食鯉,多發風。勿食其腦。」《便民圖纂》曰:「甜瓜沉水者殺人,多食,陰下作癢生瘡。患腳氣,食之永不癒。雙蒂者殺人,且此物不可與油餅同食。」《金匱要略》「夏三月不可食豬心,恐死氣犯我靈台耳。」故整個夏季都不適宜吃豬心。《本草》曰:「(芒種、夏至)勿食山澤中水,......,勿食蛇鱔,勿食羊蹄。」

濕熱體質夏至運動小貼士:小量多次運動,拉伸散關節滯氣
運動貴在有恆,每日或隔日,30-60分鐘,微微出汗。趁著夏季氣血在外,用汗水排出積聚在皮膚內的垃圾,也符合夏季養生之道,令氣在外。但不可大汗淋漓,傷陰耗氣,及時補充水分。夏至節令運動在於散關節間滯氣,可常做拉伸運動。若實在懶惰而忙碌,那麼多搓搓手指,常伸懶腰,不要翹二郎腿,也能讓氣血適度宣通。
濕熱體質夏至起居小貼士:熬夜必補救,溫水擦身
雖說夏至夜長,但熬夜總是愛熱鬧的濕熱質要儘量避免的事情。睡個好覺舌苔會變薄,證明濕氣減少。一定要熬夜的時候,保證四件事情,1.早點兒起床(8點之前)。2.保證早餐和1天1斤蔬菜,早餐最好是一頓清淡雜糧粥。3.中午補覺,半小時左右,時間不要太長。4.傍晚保證半小時左右的運動。另外,如果開始使用空調,要適可而止,把溫度控制在25°以上,過低的溫度除了對身體的排汗不利以外,對能源也是無謂消耗。而「以熱除熱」是夏季比較好的養生方法,用溫熱毛巾擦臉,擦身,不僅可以擦掉汗水,還能促使皮膚透氣,有利於降溫。
濕熱體質夏至情緒小貼士:嬉夏至日,有話好好說
有俗語講「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除了講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還有一層意思是,夏天的五行對應心,心臟又對應情志為喜悅,尤其在這夏陽極致的節氣上,保持心情的平靜與愉樂便顯得極為重要。自己找樂趣,有話說出來,這些都是夏季的養生之道。

濕熱體質夏至茶飲小貼士:苦丁茶
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有關研究資料表明,夏日飲上一杯熱茶,可以在9分鐘後促使體溫下降1℃~2℃,這是簡便易行的絕妙良方。 苦丁茶:可以作為夏季常備茶,可取3克泡水飲用。能散風熱,清頭目,除煩渴。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苦丁茶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降低膽固醇和清暑解毒的功效。

此文章內容不適用於孕婦及南半球用戶
From:活法兒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