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生女,母乳大不同

撰文/費森敦(Marissa Fessenden)
翻譯/林慧珍
嬰兒性別不同,該投資的能量也不同?
母乳可能是嬰兒最初的食物,但是成份不盡相同。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及其他哺乳動物的母乳成份,會依據嬰兒的性別以及家庭經濟狀況好壞而調整。瞭解這些差異,能讓科學家洞悉人類的演化。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夸克之內 別有洞天?

撰文/林肯(Don Lincoln)
翻譯/甘錫安

  • 1869年,門得列夫(Dmitri Mendeleev)發現化學元素的性質有一定的重複模式,因此創立了元素週期表。物理學家後來認為,這種重複模式源自原子的結構。今天在粒子物理學中,或許也會出現相同的狀況。
  • 目前已知的12種基本粒子也有重複模式,因此可能並非真正基本,而是包含更小的粒子。物理學家暫時將這種粒子稱為「前子」(preon)。
  • 但是,其他證據並不支持這種可能性。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強子對撞機(LHC)和一些其他的實驗,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保衛人體健康的免疫大軍

文/呂怡貞
審稿/徐世達(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氣喘衛教學會榮譽理事長)
人體免疫機制複雜微妙,靠著陣容龐大的免疫兵團在眾多設計精良的機制下並肩作戰,特異性與非特異性免疫大軍彼此合作無間,我們的身體免於內憂外患的侵襲。
免疫系統是守衛個體健康的堅固堡壘,一道道嚴密的防禦關卡、環環相扣的作用機制,幾世紀來科學家逐一解密也每每驚聲讚歎。2011年的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史坦曼確認樹突細胞有著主導人類免疫系統的重要功能(見〈分秒不鬆懈的人體免疫防禦系統〉),推翻了過去認為由淋巴球主導的特異性免疫,是免疫反應中最主要關鍵的看法,重導了幾十年來學界只著重特異性免疫的研究方向。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從戰場到廚房——讓現代人又愛又怕的微波爐

文/呂怡貞
審稿/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吳瑞北
巧克力和雷達讓微波爐「發光發熱」?為什麼金屬不能放進金屬做的微波爐?太靠近微波爐身體會不會被烤焦?微波食物含有輻射嗎?只要了解微波爐的科學原理與正確使用方式,聰明現代人大可放心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凍結原子的「惡魔」

文/雷增(Mark G. Raizen)  翻譯/甘錫安    提供/科學人
當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空氣分子正以3000公里的時速從你身旁穿梭而過,不僅速度比子彈快,而且從四面八方襲來。在此同時,構成你身體的原子和分子也正不停翻滾、振動或互相碰撞。自然界中沒有任何東西是完全靜止的,物體的行進速度越快,蘊含的能量就越大。原子和分子的集體能量,就是我們所感受到的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地震預警系統該上路了

文/郭雅欣 提供/科學人
「緊急地震速報:××縣地震即將發生,強烈的搖晃即將來臨,請立刻準備避難。」在日本發生規模9.0大地震的3月11日,許多民眾在搖晃來臨之前,紛紛收到了這樣的簡訊;NHK電視台在東京發生強烈搖晃的一分多鐘之前,就在電視畫面上播放警報訊息;也有民眾的電腦螢幕自動跳出警報視窗,倒數著地震來臨剩餘的秒數。收到警報的人們藉著這短短一分鐘或數十秒,關瓦斯、關電源、打開門、找合適的場所避難,大幅降低了財物甚至性命的損失。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鉛電池:汽車裡的相對論奇蹟

鉛電池是一般汽車內常用的零件,它可以在需要啟動引擎時輸出能量,並且在引擎運轉的時候儲存能量。它的優點之一是可以輸出較高的電壓(約2.1V),但令人訝異的是:大家都還不知道這項優點是怎麼來的。2011年的一月,有一組北歐的科學家從理論計算指出:鉛電池的高電壓,其實是來自於相對論效應。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用膠帶撕出諾貝爾獎

文/李名揚 提供/科學人
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蓋姆(Andre K. Geim)和諾佛謝洛夫(Konstantin S. Novoselov),原因是他們於2004年首先分離出單層的石墨烯(graphene),並進行了許多相關研究。

繼續閱讀 »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Pages: 1 2 3 4 5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