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嗆慈濟 拒內湖保護區開發

【蔡亞樺╱台北報導╱2012.12.16╱蘋果日報】
延宕7年的北市內湖保護區慈濟開發案,因附近居民憂心地質敏感,反對大規模開發,慈濟基金會昨應北市府要求召開首場居民說明會,近百人在場外抗議、批慈濟無誠意。慈濟昨說,尊重居民意見,還有2場說明會盼居民參與瞭解。
慈濟開發案2005年即首度向北市都委會申請變更內湖區大湖公園北側部分保護區及道路用地,作為社福特定專用區,當時因居民反彈而中斷,都委會今年8月收到慈濟再提新開發案,再度籌組專案小組於9月會勘,促慈濟與居民溝通再提案送審。
昨慈濟首辦說明會,在地的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號召居民及環保人士近百人,到開發園區門口舉「反對慈濟違反變更保護區」白布條,但也引來贊成民眾回嗆,雙方一度互相叫罵。
還有2場說明會
慈濟簡報開發案內容時稱,總開發面積約4.5公頃,滯洪池4座可協助鄰近大湖公園排洪。慈濟基金會高級專員簡東郎說,尊重居民意見,22、29日還各有一場說明,盼居民踴躍到場。
內湖守護聯盟理事長李日進批,另兩場說明會選22日要補上班、29日遇連假4天,誠意在哪?有居民卻認為,綠地總比柏油好,應讓慈濟開發。北市都發局科長汪禮國說,慈濟須向居民溝通並補充環境影響說明,再提案至市府,由都委會排定審議。


內湖開發案,慈濟爆關說惡行
【蕭麗英╱2007.05019╱苦勞網】
爭議不斷的台北市內湖保護區慈濟開發案歷經十年、七次專案小組開會,今年5月11日又嘗試送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試圖闖關,還爆出關說疑雲,會議中知名建築師、都委會委員姚仁喜意外爆料遭受慈濟基金會關說,他公開在會議中表示,會議前一晚接到自稱慈濟基金會人員的電話,要他「能不發言就不要發言」,姚仁喜說,「我很吃驚,慈濟基金會是外界認為的模範生,希望不要再做這樣的事。」
這段震驚全場的正式發言,印證當天陳情民眾余鐘柳律師、溫炳源先生等人的指控:慈濟無所不用其極地動員會員、關說當地里長、民代與都委會委員護航此開發案,甚至連第四權媒體高層也在慈濟關說下,對於該開發案睜隻眼閉隻眼,不僅對於關說疑雲隻字不提,對於開發案的嚴重性也避重就輕,正如台灣生態學會教授廖本全所說,慈濟真是「人定勝天」集團!
由於慈濟案牽涉北市保護區開發政策鬆綁,以及市府是否圖利特定團體等疑慮,長年來備受外界矚目,財團法人慈濟基金會在1997年向市府申請內湖4.6公頃保護區土地變更案,欲設置「慈濟內湖社會福利園區」,建蓋十層樓高、足以容納二千多人的國際志工大樓,總開發樓地板面積高達四萬五千平方公尺
「慈濟內湖社會福利園區」開發面積分南北兩基地,皆位於內湖區成功路五段、大湖公園前的保護區,其中北基地北側有基隆斷層通過,南基地附近有礦坑舊址,兩基地都位在支流河口處,其中北基地的東、西與北側山丘都是潛在順向坡,地質脆弱若大規模開發,不僅影響噹地水土保持,也會開啟保護區開發惡例。
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內湖當地居民,他們為了保護家園,集結組織「台北市內湖區還我家園促進會」,他們世居在北側山坡地以及北基地相夾在中間的低窪地,過去山坡地集水區下大雨,水患至少可以漫延至平坦的北基地,順利排水,一旦慈濟將北基地開發,建蓋出龐然大物,居民居住的低漥地就變成兩邊高地的「蓄水池」!
「台北市內湖區還我家園促進會」副會長陳添賜就說,慈濟開發案的北基地,原本是連結成功路與大湖的「溜地」,也就是不得開發,只能做為集水區,後來違法開發為公車處、停車場,每換一個業主就將土地墊高,原本也是低漥地的北基地現在已經足足高出後方農田兩公尺,農田變成北基地的洩洪區,每一次淹水,當地農民辛苦一季的收成全都要泡湯,陳添賜說,賀伯與納莉颱風時,淹水足達兩百公分,很難想像慈濟開發案一旦通過,會淹得多嚴重。
雖然台北市都市發展局要求慈濟基金會在南基地旁的東湖聯外山區道路橋下增設滯洪沉砂池,北基地得以採工程方式導水至南基地,就不用擔心北基地淹水,然而,該工法是否能有效排水,引發都委會委員多次質疑,當地居民因此要求市府承諾,「假如市府強行通過慈濟開發案,屆時淹水死人找誰算帳?」
5月11日當天草山生態文史聯盟代表徐美女痛心疾首,因為她也是慈濟人,她慷慨陳述,「我也是慈濟人,但我不苟同在保護區開發的作法,在不對的地方做對的事也不能苟同!誰能保證現在的開發對於十年、二十年後的環境沒有傷害呢?」都委會委員姚仁喜則在會議中表示,「以我個人經驗判斷,內湖慈濟案的開發量體太大,包括容積率與建蔽率都太高。」他甚至認為,「慈濟要回饋社會就不要蓋一千多平方公尺的量體,應該要保護大地、復育土地,不做比做的建設性更大!」其他都委會委員包括郭瓊瑩、蘇瑛敏則力陳劃設為保護區就不應該開發,蘇瑛敏更說,「此開發案量體太大,但簡報內容談太多社福志業,他希望此開發案應回歸專業,不要談太多志業。」
雖然當天都市計畫委員會尚未正式通過該開發案,但是台北市政府官員包庇慈濟,為此開發案背書說話,讓內湖區居民無法忍無可忍,「慈善單位竟然弱肉強食,強硬把保護區變更開發大規模的國際志工中心」,過去馬市府時代完全不聽居民的反對聲音,儼然是「馬英九開發公司」,現在他們只能向新市府求助,希望環保出身的市長郝龍斌能挽救內湖的好山好水。

「內湖慈濟開發案」都市計畫委員會暨專案小組意見摘要(2004年~2007年5月)
贊成意見
1. 藉由開發案可以新增排水系統、滯洪池等公共設備,可降低大湖地區淹水情況約兩公分水高。
2. 慈濟花錢買下該保護區,並且為了變更事宜已經依照法令繳稅、進行水土保持等計畫,如果市府反對開發有失信賴原則。
3. 該案透過回饋將捐出三成土地歸市府所有,慈濟在透過認養規劃為兼具生態與休憩的滯洪池進行綠美化。反對意見
1. 該保護區地質脆弱、有斷層且是順向坡,屬於敏感地區,應該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2. 開發的量體過大,將導致週邊交通、排水問題,並且影響北基地後方的農民生計;排水系統與滯洪池的設置就技術層面不可行,也無法有效降低淹水情況。
3. 保護區變更除非做為公益用途,如公園綠地或道路,並無大型開發變更的前例,如果慈濟案闖關通過,將大開保護區開發門戶。
4. 全球氣候異常,環境不容許再遭受人為破壞,猶如證嚴上人反對蘇花高的說法:「如果要救地球,要多種樹,不要再破壞了。
其它
通盤檢討當地的集水區域進行重劃,把慈濟案與當地農民訴求列入考量。
資料來源:台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會議紀錄

 


雙北擁地五萬坪 慈濟是台灣最大地王
財訊雙週刊/林洧楨
慈濟功德會重新啟動內湖保護區開發案,不料引起居民與環保團體反彈,慈濟所持的理由是沒有更適合土地可用!《財訊》調查發現,慈濟在雙北市持有的土地規模高達五萬坪,身價媲美台灣地王林堉璘、林榮三兄弟!
「難道慈濟在大台北已沒有其他土地可供使用,非要開發保護區土地才夠用?」這是內湖保護地開發的眾多爭議當中,另一個讓綠黨中執委潘翰聲、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李日進兩人同感疑惑的關鍵問題,對此,慈濟慈善基金會營建處主任林敏朝坦言,過去北市府審查委員也同樣質疑過,他解釋,「雙北市的大面積土地都各有用途,不僅挪不出空間,也都不如內湖適合。」
但這個土地捉襟見肘的理由,對比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抗議資料中斗大的「全台最大土地開發霸主」標題,讓人更加疑惑。
因此本刊深入調查慈濟在雙北市的靜思堂、靜思書軒、聯絡處、共修處、大愛感恩科技概念館、大愛媒體園區、慈濟醫院、以及部分得知的資源回收點後,結果意外發現,慈濟相關財團法人在雙北市的土地資產規模累計近五萬坪,據房仲業者推估市值約四百億元,這種身價水準,已能和本刊三七六期「地王傳奇」報導中,蓋出台灣第一豪宅「帝寶」的宏泰集團董事長林堉璘,以及在台北擁地超過三萬坪的聯邦集團董事長林榮三的兩位超級富豪並列。
建商老董:慈濟資產上千億
如果計算全台據點,數字恐怕更驚人,更別說慈濟置產觸角早已伸至海外。同時顛覆大家想像的是,多數土地並非捐贈,依地籍謄本資料顯示,多為買賣取得,不難看出慈濟的土地資產與財力有多雄厚,難怪過去一位與佛、道教淵源極深的建設公司董事長敢斷言,「不用懷疑,慈濟資產絕對超過一千億元!」
這些資產中,台北市雖有部分屬持分土地,無法獨立開發,但合計慈濟仍有將近二.四萬坪的土地規模,超過九成集中在內湖與關渡兩園區,其餘土地雖都未達千坪,但也多在大安、中山、信義等精華地段,推估總市值高達二六○億元。
其中位於松隆路上的商辦大樓一樓是靜思書軒,除了有佛光山資產壓在上頭,看起來相當有趣之外,也是單價最值錢的一筆資產,推估每坪價值達八、九百萬元;而總價值最高的是佔地廣大的內湖保護地,假設如同慈濟規畫,只開發三五%土地,變更為住宅使用,推估總市值約一百億元。
慈濟的新北市資產規模也不遑多讓,總土地面積超過二.五萬坪,推估市值一四○億元。其中最大的是擁有近一.二五萬坪的三重園區,每坪價值近六十萬元,市值約七十億元,目前除作資源回收外,也被慈濟安排作為內湖園區開發完成前的國內外志工教育訓練與培訓場地。其他在板橋、汐止、中和、蘆洲等地也各有超過千坪的土地,以中和中山路三段及蘆洲光明路兩地的土地單價最高,每坪有七十到八十萬元的水準。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