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怎麼教 中國教師有撇步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台灣立報/2012.4.3】
為提升語文教學,新北市教育局、台灣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學會首度舉辦海峽兩岸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2日邀請中國大陸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教研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李竹修以「小學語文閱讀課課堂教學建議」為題演講,她強調:「讀,是永遠的主旋律。讀,能夠解決90%的問題,包括理解課文,說、聽、建構新知識的能力。」
她分享自己的教學方式,閱讀課文時引領孩子抓住重點、釐清線索,例如課本中提到一隻高傲的鵝,便可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找尋鵝的高傲展現在何處,像是姿態、聲調,掌握閱讀技巧。

情感教學 課文變生動
該如何培養國小學童語文能力呢?李竹修建議,每篇課文等同一個故事,「老師用情上課」很重要,在課堂上創造課文中的情境,讓學童身歷其境,例如朗誦課文時,語調融入感情,讓學童對課文更有感覺,容易理解語意。
上語文課時,若僅講解課文內容略嫌單調,無法增進學生語言能力。李竹修認為教學可以千變萬化,在課文內容「動手腳」,減少或抽換字詞再和原文對比,學生便可體認同一事件,以不一樣的語詞描寫,將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描述牽牛花開花,可寫成「牽牛花開了」,倘若將該句換成「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將更加生動。又或者描述灕江的水流,可用簡單的句子:「灕江的水真靜啊!」呈現,若在該句後頭加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將更清楚體現灕江流動畫面,讓學生體認中國文字的精妙。
李竹修強調:「讀不出語感,也學不好語文。」朗誦課文時必須注重語感,而非如同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地「唱讀」,根本無法融入課文,學生也不易吸收記憶。她建議從低年級開始,訓練學生說話必須字正腔圓、語調抑揚頓挫,增進語文能力。
師生互動有技巧
研討會上安排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園嶺小學特級教師李祖文,示範教學四年級語文課。在短文「紀昌學射」裡,抓出3個關鍵句,提問與學童互動,加深對課文的印象。現場的台灣老師詢問,提問可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導權,過程中仍有孩子會分心,該如何是好?李祖文提供方法:每回提問時,刻意繞過分心或不舉手回答的學童,兩到三次後,學生便會自覺老師總是跳過他,發現自己被忽略,學生會積極想回到課堂上,自動把心思帶回來。
與會者觀察李祖文不急不徐的教學態度,他表示,每堂課設定的目標不同,雖然「紀昌學射」難度不高,該堂課的教學目標不僅讓學生認識字詞,更重要的是講解「紀昌學射」中「能手」(精通某項技能的人)的概念,才花費較多時間以不同角度引導學生認識「能手」,希望內化在他們心中。
經過這次研討會,江翠國小老師余秀芳表示,很難得有機會看到他人的教學,和對岸同業交流受益良多,從李竹修的演講中,她學習到「語詞填空」方法,適用於作文程度較差的學生,容易誤用連接詞。她想到可運用此法,挖空文章裡的連接詞,讓學生填空,理解各連接詞的正確用法。至於李祖文的示範教學,余秀芳認為他的提問法非常有層次,慢慢引導學生思考,但是太耗時,在教學現場,老師都有時間壓力,特別在固定時間內要完成課程進度,緩慢的上課節奏不適用於台灣教學現場。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