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醫師扭轉健保怪象

撰文者:黃宥寧╱商業周刊 第1215期
健保導致大醫院爆滿、小醫院凋零的扭曲醫療生態,但愛仁醫院和高榮聯手,創造了醫生、病人、醫院三贏局面。

生病時,你會到哪家醫院看病?
考量醫生名氣、檢驗設備等條件,許多民眾就算舟車勞頓,也傾向到台大醫院、長庚、慈濟、榮總等醫學中心排隊就診,醫學中心原是做為處理重症、難症、罕症的後送單位,如今卻人滿為患,往往讓病患耗時候診,卻分不到太多看診時間。
相對之下,就在街頭巷尾的地區醫院則是門可羅雀。雖然被定位成社區醫療前線,負責就近民眾的急、輕症,但因敵不過大醫院對民眾的吸引力,紛紛關門大吉。在健保實行的民國八十四年還有六百零七家,如今只剩不到四百家
醫療生態扭曲,小醫院為求生存,甚至得關閉重要但賠錢的診科如急診,或增設醫學美容科別來因應,現在超過一半的地區醫院也轉型成呼吸照護、洗腎中心,漸離醫療最前線。
不過,坐落在高雄市三民區街頭的愛仁醫院,雖然距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屬於醫學中心)僅七百公尺,卻掙脫了走向衰退命運,成為起死回生的異數。
秘訣一: 說服名醫進駐,找回病患
過去一年來,愛仁醫院不但讓患者回流,初診人次比前一年提高了一成,還有餘裕走入社區,舉辦十三次預防疾病篩檢,不只損益兩平,還規畫買下隔壁三間店面,以便拓展醫院規模。
愛仁醫院能夠重生,歸功於他們和高雄榮民總醫院(簡稱高榮)首創的「地區醫院與醫學中心建教合作」計畫。讓高榮醫師群進駐愛仁醫院
攤開門診表,有「南霸天」之稱的高榮神經內科主任盧玉強,以及阮綜合醫院顧問醫師簡婉儀,赫然在列。而過去只有骨科、內科的愛仁醫院,也因高榮的支援,新增心臟內科、乳房外科等科別,十二位來支援的醫師,有四位科主任、一位前任副院長。
「這是以科別、以團隊為單位的支援,是醫院對醫院的層級的合作,」計畫的重要推手之一,高榮的前任院長,現任愛仁醫院總顧問鄭國琪解釋。衛生署副署長江宏哲稱許:「他們以民間的力量,找到地區醫院未來發展的可能。」
這個合作計畫備受肯定,是因為它不但能讓小醫院起死回生,對大醫院、醫師、以及民眾而言皆有受惠,駐診醫師群之一的高榮骨科部脊椎及骨病科主任林立群就樂道:「對我來說,就是紓解了病患量。」
在高榮,想掛林立群的門診,得先排隊三個月,「看到(診間)外面的老先生、老太太,一等就是四小時,只是要開藥、拿藥,我都覺得不忍,」林立群觀察,一旦地點轉到愛仁醫院,候診時間縮短,還得到更親切的護理照護,「社區醫院的護士特質不一樣,對病人比較熟,能給他們溫暖的招呼。」
然而,請大醫院的醫師群駐診,說起來簡單,實踐卻難。光是溝通高榮與愛仁雙方意願,就花了半年的時間。
鄭國琪感受健保制度的漏洞,讓大、小醫院皆遭受損害,退休後就到愛仁醫院擔任總顧問,一心推動醫學中心與地區醫院的合作計畫。儘管在高榮有豐厚人脈,但長期的合作計畫,並不是靠「交情」就能順利運作。
例如骨科,愛仁醫院就向高榮要了兩位骨科主任、兩位主治醫師來支援。這除了協調醫師意願和時間,更得爭取高榮現任院長黃榮慶、醫務管理室、骨科醫護同仁的支持,並且等他們規畫出績效考核、代班行政等配套環節。「我又不是院長,不可能叫哪個醫師來,他就得來;要從上到下,一個一個去講,讓他們認同這個理念,」鄭國琪解釋。
而在愛仁醫院這端,也不是輕鬆接收大醫院資源。去年上半年,當民眾口耳相傳的效應還沒發酵,連盧玉強的門診,來到愛仁的前半年,一診竟只有四、五名患者(平常他在高榮的門診每天有八十人),愛仁的收入遠不如成本,每月虧損都超過三十萬元。
「同仁罵我啊,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如果請少一點的醫師來,成本會比較低,」愛仁醫院院長謝武吉笑說。
秘訣二: 軟硬體都向醫學中心看齊
不只陣容堅強的醫師群讓成本節節高升,要提升醫療品質,連帶的醫療設備、護理人員、醫技、醫管流程的素質,也都必須一起更新、整頓,「醫生也不是一個人就可以看病,地區醫院想要做(這個計畫),必須想清楚,」鄭國琪強調。
診療儀器大舉汰舊換新,例如骨質密度檢測儀器,從原本僅能測量腕關節部分,現換成要價三倍、醫學中心使用的全身骨質密度檢測儀器;三十三年的老醫院更大興土木,玩起「地中海風」、「中國風」等現代設計風格。而醫護、醫技人員更得接受各式專業課程、訓練,甚至連觀光界大老嚴長壽,也曾被請到愛仁醫院,分享「服務」心法。
在大醫院的輔導下,小醫院的硬體、軟體都經過大翻修,重新贏回病患的肯定。然而高榮醫管室主任黃宏基卻強調:「現在只是一般性的醫療支援,(合作深度)還不夠!」不只是醫師群的支援,要讓地區醫院永續經營,需要大、小醫院花更多的時間去規畫,「例如骨科發展的願景到什麼部分,階段性目標怎麼達成……,」而這些正是下個階段的計畫重點。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