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糊塗

聰明有大聰明與小聰明之分,糊塗亦有真糊塗與假糊塗之別。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說過:「聰明難,糊塗也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可見「糊塗」是如何的「難得」。現如今,無論是得其精體者也好,附庸風雅者也好,為官者也好,布衣平民也好,鄭板橋「難得糊塗」四字可謂是隨處可見,但真正能理解其含義者卻不多,也確實不容易。

當初鄭板橋在為官之時,將官場、世事看得太清楚、太明白、太透徹而又無以力釋之時,又因其性情剛直,不諂媚、不圓滑,而不平不公之事太多,憑一己之力卻又無能為力的時候,只好在「糊塗」之中尋求遁世之術。
老子曾對孔子說過:「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意欲借善做生意的商人總是將其寶貨深藏不露,等待識貨之主人到來,有真才實學的君子總是憑愚笨的容貌來隱藏自己,等待關鍵時刻來臨時方顯山露水,來說明一個人不可過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否則,白白耗費精力,又招致他人的反感。
「滿招損,謙受益」已是耳熟能詳。它的本意是說驕傲自滿的人會給自己帶來損害,而謙虛的人則會得到許多的教益。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句話也是說一個人不可太過精明,事事清楚明白,不給人留些餘地,最終只會給自己造成傷害。人畢竟沒有三頭六臂,當你時時事事比別人聰明、能幹時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和嫉妒,終究「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導致自己無謂地傷害甚至犧牲。真正聰明的人,正直的人大可不必在一些瑣碎小事上錙銖必較,此時「糊塗」一下又何妨?只要能在大事上、原則上保持清醒的頭腦就行了。
人性本是喜直厚而惡機巧的,而胸懷大志之人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有時又不得不在不盡如人意的環境中巧施機智,既達到自己的目的,又不能為人所厭惡警戒,故而應學會藏巧於拙,「用晦而明」的處世方法。就像元末的朱元璋,當他率部攻佔了南京以後,聰明的他聽從了耆老朱升的建議,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在群雄並峙之機,不但避免了因嶄露鋒芒而成眾矢之的,又贏得了時間,積蓄了足夠的力量予以各個擊破;成功地實現了陳倉暗度的計謀,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說的是聰明人有時也會做蠢事。但「難得糊塗」卻是說聰明人表面上愚拙,實則內心清楚明白,「糊塗」有時是不得已而為之,有時卻是故意的,為不同流合污,成為保全自己的人格、尊嚴之舉。
俗話說: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聰明得讓人不以為其聰明。也就是說,有些看似「愚笨」、「糊塗」的人事實上卻是最聰明的人。洪武年間,朱元璋手下的郭德成即堪稱是這樣的一個人。
當時的郭德成,有位妹妹在宮中服侍皇上,自己則官任驍騎將軍,可以自由出入宮中,頗得皇上的偏愛。有一天,皇上召他入宮,在出來時,皇上悄悄塞了兩錠黃金給他,並讓他不要張揚出去。受到恩寵的郭德成恭恭敬敬地謝恩後就將黃金藏到了靴筒中。
走到宮門口的郭德成一反常態,東倒西歪全然一副醉酒的樣子。一不小心摔到了地上,靴筒中的黃金自然就露了出來。守門的侍衛一見馬上報告朱元璋,朱元璋卻不以為意地告訴侍衛說:「那是我賞賜給他的。」可這件事依然鬧得個滿城盡知。
於是有人責備郭德成,說他沒有遵從皇上囑咐,讓他不要張揚,他反而故意顯山露水。但看似「糊塗」的郭德成卻自有一番見解:「宮廷內戒備森嚴,哪有藏著金子出去不被知曉之理?知道的說是皇上賞的,不知道的還說我是從宮中偷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到那時,我豈不是百口莫辯?再說,因我妹妹在宮中服侍皇上,我可以進出無阻,又怎知這次不是皇上試探我呢?」
郭德成的這番分析實是入情入理,況其所說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因此他能防患於未然。如此「糊塗」之舉,免卻了許多麻煩與災禍,不可謂不聰明矣。
細細思量,郭德成的「糊塗」緣於他無貪財之心,無貪勢之念,能忍利益的誘惑。
「糊塗」運用到商戰中,是為了取勝,運用到社交中則為了左右逢源,處理好彼此的關係。當我們在修身養性時,「糊塗」常可使我們心境平靜,無欲無貪,正如「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一樣。
小事糊塗者,輕權勢、少功利、無煩憂,則終成正果;大事糊塗者,則朽木不可雕也。世人應慎之。
From:大都會文化‧行銷管理報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