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的「不贏哲學」

初生之犢的恐懼、毛手毛腳的怪物、性格封閉的老頑固,這些人群中不被歡迎的角色,卻成了皮克斯電影中的主角。
美國加州的愛默利維爾市(City of Emeryville)忙碌的早晨,皮克斯的藝術家們拿著熬夜畫好的草圖,趕著進會議室開會,有人已經24 小時沒闔眼,用粉彩和蠟筆畫了一夜,手裡除了提案用的畫稿,還有一杯提神用的大杯星巴克;有人則絞盡腦汁想了好幾天,最後一刻拿起最熟悉的黑色麥克筆,在白紙上勾勒出一個線條簡單到不行,卻又活靈活現的角色......
From:30雜誌電子報

這是《怪獸電力公司》靈魂人物「毛怪」的「選角」會議,也是皮克斯主角們在登上大螢幕之前,必須經過的重重考驗之一。不同於好萊塢的真人電影,製作團隊直接邀請明星來讀本試演以決定角色,動畫電影角色的選擇,需要的是藝術家以各自不同的繪畫表現風格,畫出一個又一個胖瘦不一、或邪或正的形象,經過不斷地甄選、淘汰之後,一隻長相凶狠,卻有著溫馴眼神的毛怪,才能由此誕生。
然而,好萊塢的巨星們沒拿到角色,大可瀟灑走出片場,但是落選的毛怪們,難道也只能面臨遭到銷毀的結局嗎?當然不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告訴你,「被淘汰的,絕非失敗者」。
出手即完美 每一件都是藝術品
走進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展覽現場,參觀人潮裡不時傳來驚呼,大家驚訝的,是在一張張小小的繪圖草本上,重現了電影裡的角色場景,讚嘆的是,就算中途被淘汰的胖胡迪,也依然很迷人。
以一家動畫工作室而言,自1996 年推出第一部完全以電腦動畫製成的長片《玩具總動員》,到近期最新的《天外奇蹟》,十部動畫長片每每上映即拿下北美當週票房冠軍的皮克斯團隊,早已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因為講求「出手即完美」,一部動畫長片至少需要250人的團隊、4 至5 年時間製作,光是催生一個主角,就可能有一百多張手繪草稿,就算經過淘汰進入製作立體雕塑,也還有30 多款版本,不難想見,一部皮克斯電影從造型、腳本、著色、雕塑、繪景等過程中,能夠「附帶生產」作品的可觀數量。
被淘汰的,絕非失敗者。像胖胡迪這樣上不了台面的主角,皮克斯一樣珍藏。大家看見雀屏中選的主角,就留在電影院裡的大螢幕;中途被迫留下的手稿作品,隨著展覽,旅行全世界,反而從這些淘汰者中更可一窺製作過程的蛛絲馬跡。皮克斯巡迴展策展人艾麗斯.克蕾曼(Elyse Klaidman)說,「無論處於動畫製作哪個階段,每一件產出都是藝術品,而創作者們也都是不折不扣的藝術家。」
性格不完美 有缺陷照樣當主角
皮克斯電影裡最令人驚艷的,絕非3D 動畫技術的高超,而是利用科技創造出一個「讓人信服的世界」,而在皮克斯動畫裡的主角性格或際遇,卻不像白雪公主和王子童話般的完美。
身為皮克斯的開國元老,也是目前的創意總監約翰.賴賽特(John Lasseter)認為,一部好的動畫,必須包含角色(characters)、故事(story)與世界(world)三大元素。
故事是電影引人入勝的關鍵,而角色則是道出故事的說書人。觀察至今皮克斯的動畫長片,不論是面臨被丟棄命運的胡迪、老是闖禍的螞蟻飛力,或是固執不講理的卡爾爺爺,製作團隊以角色與故事,反映出恐懼、驕傲、莽撞、固執的弱點,而現實世界裡,人們不也是這樣的性格?皮克斯真實的捕捉人性,反而讓這些有弱點即便最後無法隨著電影問世,皮克斯動畫的幕後卻與幕前一樣精采的主角,更能貼近觀眾,讓觀眾因為處境相同而對號入座。
塑造認同感 說故事收服全世界
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知道,從此以後幸福快樂的王子與公主的故事太夢幻,而一派天真的小紅帽也不可能是真的。
因此皮克斯的創作團隊,讓角色時而過度高傲、時而膽小懦弱,面對同伴有難,不一定每次都會見義勇為,而我們在這群個性有缺陷的角色裡頭,找到了心靈的歸屬與信任感覺,更不自覺地被故事深深吸引。
堪稱電影界一大盛事的威尼斯影展,今年將終身成就獎頒發給皮克斯動畫團隊。當賴賽特從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手裡領獎時,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人很難聯想到這個總是穿著夏威夷衫、一派輕鬆的動畫天才,在20 多年前被迪士尼解僱的樣子;而創辦人之一的艾德.卡特莫爾(Ed Catmull),當年也只是個沉迷電腦影像的宅男,加上被蘋果趕出大門的賈伯斯(Steve Jobs),任誰也想不到這3 個待業宅男,能打造出名列全球前三大的動畫工作室。
走到今天,皮克斯做到的,不只是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更重要的,是這「不贏」哲學的高妙戲法!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