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一覺轉成空 美國經濟重摸索

【文/唐凱莉】
度過最糟糕的年代 人民對未來仍有期待
剛過去的10年,對美國人來說,是政治、社會、經濟等大動盪的10年。10年間美國打了兩場打不贏的仗,耗資近萬億且死傷數萬人,大失民心,國力也耗弱,重挫國際威望。
根據今日美國報告公布的民調顯示,10年間,對目前美國狀況表示滿意的人,從69%大跌到25%;對美國情況不滿意的人,從28%大增到75%。

一般普羅大眾將過去10年稱之為「消失的10年」。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從勞動市場的角度來看,過去10年真的是毫無進展,與1999年12月時相比,職位空缺在這段時間內是零增長。與自從1940年相比,每10年均有至少20%的增幅相比,更是瞠乎其後。
美國夢走調 資產正變負
在經濟乏力下,受薪階層的日子當然不好過。撇除通貨膨脹因素後,中產家庭在2008年的收入還不如1999年,至於次年也就是2009年是金融海嘯後的一年,數字只怕更令人不忍卒睹。至於家庭在房產、退休金等資產扣除欠債後所得的淨資產,10年來同樣縮水,與1950年代後每10年都顯著地增加相比,這其間有如天壤之別。對此,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施密爾形容,歷年來國家的生產力大幅提高,按理說國民生活亦應有所改善,但事實上這是美國首次出現國民財政狀況倒退的一個周期。
向來是美國主力的中產階層家庭的年收入,從1999年的52,748美元,跌至2008年的50,303美元,年收入少了4%。而衡量美國中產階層的財富最重要的標誌即為房價,其跌幅相當可觀。10年前美國房價還處於歷史上相對的較低時期,此後一路便上漲9成,在2006年4月達到歷史的高峰後,至今已平均跌去近3成;在許多熱門地區,房價更跌去逾半。這10年中尤其是2006年高峰前後購屋的人,失血最是嚴重。現在美國大約4分之1的家庭,房屋是負資產,即房價低於業主所欠房貸,中產階層所謂的美國夢也因此走調。
一直以來,擁有自己的住所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美國夢之一,然而隨著房市泡沫爆破令不少業主成為負資產,以及房租處於罕見的低位等因素,使得愈來愈多的家庭得出結論,就是新的美國夢定義要做出改變,不再是做屋主,而是當房客。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目前全美的業主比例已跌至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從2004年的69.2%高峰下跌到67.6%。許多業主因沒有能力償還房貸,選擇離開他們原來的家,例如小學老師麗淇就是一例。現在他們一家5口,租住在可以看到高爾夫球景觀的宅子,租金僅為他們過去每月付房貸的一小部分。現在他們可以用省下的錢去度假了。麗淇回想被銀行收回前房子已成為負資產,當時所欠的房貸比房屋的實際價值高出23萬美元,不禁有感而發的說,租屋確實能擁有更好的生活。
中下階級慘慘慘
有專家指出,愈來愈多的人選擇放棄他們傳統的美國夢,這一事件顯示由房市泡沫導致的奇特轉變,就是雖然此舉會失去曾經令他們驕傲的業主身份,但卻能減輕自身的負債之虞。
中產階層尚且如此,中產階層以下就更慘了。根據數據顯示,全美約6百萬人除每月領取幾百元的糧食券以外,沒有任何其他收入來源。他們通常都是待業在家,領不到失業金、退休金、子女撫養補助和殘障補助等任何現金福利。過去兩年,紐約州和佛州只有糧食券收入的人翻了一倍;明尼蘇達州和猶他州的漲幅更達將近90%。一些人只能動用以前的儲蓄吃老本,或是偷偷打些發現金的零工;有的人付不起房租乾脆搬到親戚家;很多人在相當長的時間僅靠糧食券生活。
經濟專家貝賀拉維什說,經濟現在出現大亂子,是當年管理宏觀經濟不善所致,美國與歐洲部分國家一樣,都讓房市泡沫失控,最終嘗到了苦果。另一部分要反省的,就是10年來借貸風氣的氾濫,導致政府以國債填充庫房,企業透過融資大幅擴張,一般老百姓則以貸款消費,都是導引經濟危機的因素。
在痛定思痛後,美國現在所能做的,就是避免重蹈10年的覆轍。誠如歐巴馬總統所說,就是美國要摸索出一個新的成長模式,令國家能持續發展。
展望今年前景還算樂觀
過了「消失的10年」,美國可有否極泰來的跡象?有!社會變化得很快,10年巨變,美國社會中原已有的萌芽的微變,在這10年中更形加速。從製造業向高科技和服務業的轉變,藉著兩次經濟衰退之力加速;金融業獨霸一方和健保業無限漲價的趨勢,正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長期為人詬病的美國汽車業,終於在經濟衰退的強力打擊下破產重組;美國人隨意揮霍亂花錢、儲蓄幾乎為零的行為,現在也懂得要積穀存糧了。
這些改變老實說不是壞事。《美聯社》在新近的一項民調中發現,過去的2009年對美國來說是糟糕的一年,大多數人認為2010年可望變好。有72%的民眾對2010年的國家走向持正面態度,5分之4的人對家庭前景表示樂觀。
美國一間研究就業的網站 CareerBuilder.com 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全美的雇主預計2010年會雇用更多的新人,5分之1的雇主準備增加全職性永久雇員,高於2009年的14%,表明經濟衰退帶來的就業問題正趨緩解。
這間網站的負責人厄文說:「調查呈現就業上升的趨勢,願意增加全職雇員的雇主比去年增多,這是非常好的消息。」不過厄文也說,61%的雇主不準備改變雇員的層級,因雇主正在觀望,看看經濟究竟會表現得如何。3分之1的雇主表示,準備增加技術工作的崗位,28%的雇主將增加客戶服務的工作,23%的雇主準備擴大銷售團隊。
外裔人才流失
雖然有跡象顯示,美國正逐步走出經濟谷底,但總體上民眾對經濟仍不樂觀。止跌回升畢竟是需要時間的。而這其間衍生出兩個有趣的現象,一是外裔專才沒有耐心等待美國的復甦,背起行囊回祖國去了。另一個現象是離婚率降低了。
先說留不住外裔專才,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哈佛大學法學院研究這一趨勢的資深研究員瓦西瓦指出,凍結薪資、凍結升遷已經成為職場常態,這一現象導致的挫敗感,是外國籍的專業人士離去的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匯豐銀行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現在美國工作的外國人中,有23%正考慮返回母國,相比全球該比例為15%。這個以超過3,100位外國人為對象的調查發現,這些人回他們的母國發展的最普遍理由是,在美國的職業前景日益侷限,但在母國或美國以外其他的國家,機會則更多。
例如德國裔會計師瑪卡娜麗在美國工作22年後慘遭解雇,但她在2007年回德國後,立刻就接到獵人公司的電話,希望她可以盡快上班,這與美國多次求職碰壁,有著天壤之別。
根據瓦西瓦的估計,未來5年返回印度工作的人將超過10萬。他還說,他調查在印度和中國的人事部門主管表示,他們看到來自美國的個人簡歷增加了10倍。
離婚個案減少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則是經濟差了,居然使離婚個案減少了。美國婚姻律師學會調查後發現,57%的受訪同業形容,他們處理離婚個案繼前年下跌後,去年再度減少,這反映了不少有心離異的夫婦,在財政考量下暫時打消離婚的念頭。
《華盛頓時報》的報導指稱,財務困難固然令一般家庭面對更大的壓力,但對本已面臨破裂邊緣的夫婦而言,卻可以是短暫時間的黏合劑。婚姻律師學會主席西尼克爾遜解釋,離婚所帶來的額外開支,都令本已預算緊張、經濟前景不明朗的夫妻三思,更願意在情況改善後再重過獨立生活。理由之一是,申請離婚的夫婦雙方往往需要分居,但在如今的環境下,鮮少有人能負擔多一處的住所。
離婚律師普拉維形容,如果說經濟不景氣下仍有贏家的話,可能只有那些家財甚豐而又打算離婚的人,他們可以趁房價低迷購入有潛力的物業。但對一般民眾而言,離婚後債台高築、沒剩多少資產的比例比比皆是,這是為什麼在大家度小月的時期,就湊合得過了。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2月號 第394期】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