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缽

窯具之一。在燒製陶瓷器過程中,為防止氣體及有害物質對坯體、釉面的破壞及污損,將陶瓷器和坯體放置在耐火材料製成的容器中焙燒,這種容器即稱匣砵,亦稱匣子。
使用匣砵燒製陶瓷器,不僅可提高裝燒量、製品不致粘結、提高成品率,而且匣砵還具有一定的導熱性和熱穩定性,可保證陶瓷質量。
匣砵的形狀,依器物形狀而異。我國龍山文化時期燒製的蛋殼黑陶,已經使用專門的匣砵。
在山東省諸城縣楊家子遺址曾採集過兩件燒製龍山文化蛋殼陶的匣砵,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匣砵。後世發現的匣砵,以盛裝瓷器為主,隋代湘窯已有發現。
From:百度百科、紫砂百科
小器匣砵系由匣壁(亦稱匣圈)和匣底組成。
製作匣壁的過程大致為:先取特製的竹片若干片,用細繩順竹片厚度方向穿過,再將其豎放,並把兩頭合攏圍成圈筒,內側用鐵質圓圈固定,外側用繩綁住。再將匣泥敷於圈筒外壁,敷至一定厚度時,用布蘸水將其外側抹平,然後用鐵片修削整形。
整好後,去掉圈筒內側之鐵圈,將圈筒收縮從內面取出,然後抹平內壁並整形。匣壁制好後,將其移至他處稍晾。製作梗底的過程大致為:先取一直徑等於或稍大於匣壁外徑的特製鐵圈,將匣泥故人圈內,用腳踩匣泥,使匣泥均勻地填滿圈內各部位。然後在中心部位放一團匣泥,並將其拍緊,匣底制好後,稍晾。待匣壁與匣底乾燥適度時,將匣壁緣蘸上匣漿,把它坐於匣底之上,爾後將粘接處修削平整。
大器匣砵系由直壁和斜壁組成。製作直壁的方法與製作小器匣壁大致相同。製作斜壁的方法則與瓷坯拉坯相似,只是由於匣泥顆粒較粗,故在精修整形時須帶水作業。直壁與斜壁制好後,即用匣漿將其互相粘合。粘合之方法,與小器匣砵粘合方法基本相同。
制好的缽坯尚屬生坯(俗稱土匣),土匣還不能用於裝燒瓷坯,只有將土匣鍍(即焙燒)成響匣(熟匣)後,方可用它裝燒瓷坯。
為了照顧到燒窯時,能較多的裝燒坯體,重疊燒成,同時為了避免火焰直接與坯體接觸,受到火焰。煤煙及灰燼的污染和化學作用,以及加熱不勻等現象的產生,所以瓷器燒成時往往要用匣砵來充當這缺一不可的重要角色。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也有無匣砵燒成的瓷器,匣砵在使用時,必須具備下列的主要條件:
1、有相當的強度
2、耐高溫
3、沒有收縮性,或收縮性極少
4、在高溫中沒有荷重軟化性,或荷重軟化性極小
5、能抵抗溫度的急變
6、導熱性大。
裝坯時(即把坯件裝入匣砵),先在匣砵底上撒一層薄薄的稻穀灰,或高鋁質粘土,或石英粉以防止坯與匣砵熔結。同時一般還要在坯下安置渣餅,特別是流動性較大的顏色釉坯胎還要"粘把子",再放軟渣餅,以免燒成時釉流入匣砵內粘緊成品。上了釉的大型坯體裝缽時,必須利用支架或支釘。坯體裝缽必須平穩,否則會發生變形。有些花瓶檯燈及人物瓷雕等陳設瓷,如果重心不十分平穩,在裝坯時還要在坯件四周插進一些木鉋花皮等加以固定,以防倒塌。
裝窯是燒窯前的一道準備工序。如裝窯不平衡,將影響燒窯操作的正常進行,甚至由此造成倒窯等嚴重的生產事故。 具體的裝窯方法,必須視各種不同製品的規格和性能而定,雖各不相同,但是也存在共同的普遍規律。
就倒焰窯而言,大致可以歸納成以下幾條:
1、匣砵柱不能直接著落窯底,應用耐火磚或特製的墊座墊起來,以利火焰流通,但是,必須注意不要將吸火孔蓋上。
2、耐火墊磚與窯底接觸面之間,耐火墊磚與匣砵之間,或者耐火墊磚與耐火墊磚接觸面之間均應撒一層石英砂,以防止在高溫時相互粘結。
3、匣砵柱必須垂直平穩。匣砵柱之間要用耐火卡子相互撐持,防止在高溫時歪倒。在外圈的匣砵柱,不得向窯牆傾斜,可稍微向窯中心傾斜。
4、同一制品要裝在相同火位,不同的製品應按其燒成溫度的高低分別裝在不同的火位處。
5、匣砵柱的排列,在矩形窯內大都是平行排列。在圓窯,有平行排列的,也有沿圓周排列的。但是平行排列可以增加裝窯量,並便於裝窯操作。
6、匣砵柱之間的距離,以及匣砵柱距窯牆的距離,視匣砵的大小而定,並利用匣砵柱排列情況來調整窯內火路的分佈。一般,匣砵柱離窯牆距離為100mm左右,匣砵柱之是距離約為15-50mm左右。
7、匣砵柱的高度,應根據窯爐結構和窯內各部位溫度上升的情況而定。大致上,近噴火口處的匣砵柱應較低,以減少火焰上升的阻力。中間的匣砵柱雖然可以較高,但也要與窯頂之間留出足夠的空間,使上升的火焰在這裡匯合,然後重新分配到各吸火孔火道里去。
8、裝滿窯後,封窯門。窯門最好用耐火磚砌裡外兩層,裡層應與窯牆的內壁齊平,外層應與窯牆外壁齊平,每層都要塗抹耐火泥。在砌窯門外時,要留出觀火孔,每次裝窯的觀火孔位置要固定,避免忽高忽低,忽大忽小,影響正確測溫。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